农门科举奋斗日常(9)

作者:冬日迟 阅读记录

这一大串的书名让陈安直接脸一白,陈延虽想找吕夫子借书,但现在已经休沐了,若要借他必须把书带出私塾,他思忖了片刻还是没说。

吕夫子见他一言不发,略有些好奇,但作为夫子,他显然是不会开口问那个问题的,便让两个小孩回去了。

刚出门,瞅见三个大人眼巴巴的等着,陈安扯了扯陈延的袖子,“康弟,今天要去买书吗?”

“先不买吧。”家里人咋可能带那么多钱出来,“让大伯先带我们去看一下那些书多少钱吧。”

“好好。”不知不觉间,陈延已经成为了陈安的小主心骨。

吕家私塾不远处就有一个书肆,五人很快便到了,由于陈大伯推拒,所以带着两人进书肆的人还是老陈头,他本想和之前一样,讨价还价买一本‘二手货’,然而惊天霹雳!

由于四书已经逐渐脱离启蒙书范畴,书肆这边的二手本不多,而且因为厚度‘惊人’,所以这些书很贵。

即使是粗印版都得一两六钱银子一本。

一两六钱——

陈延当即拉住了老陈头,“爷爷,我们还是再看看吧。”

最后,陈延和陈安抱着一令纸出了书肆。

陈安发现今天买的纸比平时的竹纸贵,“康弟,今天怎么买这么好的纸?”足足七百文呢。

“好的纸才有人买。”

“?”陈安不懂。

陈延:年方七岁,开始搞钱。

好在这半年来他昼夜苦读,加上吕秀才经常在课上夸他,里正的孙子又藏不住话,让陈延在家里狠狠刷了一波脸,涨了一波信任度。让他做什么事,都好像有了‘书中自有黄金屋’、‘文曲星原地下凡’光环。

第5章 壮壮乃白银永动机

◎陈壮壮:给钱,本人就是永动机◎

从书店出来之后,一行人就去了陈家大人们熟悉的市集。

陈延看见长辈们进入这里,就仿佛鱼入水中,怡然自得了起来。

娘亲也快速奔向了肉铺,割了一点半肥的五花肉,准备在冬日里给大伙儿补补身体。大伯则去了卖干货的地方,准备购置一点干货,老陈头去了买红纸并些许家庭用具,三个大人分工倒是很明确。

不一会儿,陈延和陈安的手里就挂满了东西。

“娘,怎么了?”陈延看着自个娘有些失落的空手而归,忍不住问。

李银花擦了擦头上的汗,“你爹说今天去河上捕鱼了,娘本来想买点嫩豆腐炖鱼,没想到这么早豆腐就卖完了。”大鱼若是干煎,废油废料不说,家里这么多人分也难分,“早知道第一个来买豆腐。”

“这里豆腐卖得这样好吗?”这才几点,还不过午,李延听母亲这说法,好像这豆腐摊子经常卖断货。

“可不是。”李银花点头,“制豆腐也是一门技艺,我们川安县有这门技艺的可不多。”她思来想去,觉得煎鱼还是不行的,“走,我们去找你大伯,买点干粉条来。”

粉条能和肉煮着,想来煮鱼味道也不会差。

被催促的往前走,陈延则往后看了一眼后面豆腐摊上箩筐空空,正在擦汗的老板,若有所思。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他先前大概是受年龄影响,加上家里的生活平顺无忧,还是比较咸鱼瘫的,到现在虽然想改变家里的经济情况,但手里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直接拿出来的。

毕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陈家就是个底层农门,要是被盯上了,全家的性命都不够填的。

如果是做豆腐……本身城里也有卖豆腐的,加上‘世间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如果能卖豆腐,既可以给家里营收,又不会那么打眼,惹人嫉妒。

快乐卖完粉条之后,回程的路上一行人碰到了一个糖葫芦小贩,遂多添了一串糖葫芦让陈延拿着。

这一串糖葫芦不多不少,刚好五个,足以让家里的小朋友们都‘尝个鲜’,红彤彤的果子外面挂着一层略黄的糖衣,看上去晶莹剔透,十分好吃。

这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酸酸的香味来了之后,陈延的舌尖还是不由自主的分泌了一些液体。

他饿了。

……

肉菜放在外面冻着,不过今天的午餐依然相当丰盛,香喷喷的大鱼炖粉条摆在桌案中间,所有人都吃了个肚溜圆。

姑娘家们已经起身准备打扫‘战场’了,每次陈延看见都会想着去帮忙,但每次李银花都会把他推出去,“去去去,男娃子来什么灶房凑热闹。”

虽然陈家已经是十里八乡里最开明、肯给男丁和女娃娃都留体面的人,但男娃不管家务,女孩操持家事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陈家也是相当践行传统的。

这个陈延插不进去,陈延想了想,决定立即开始自己的赚钱大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