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娶了美强惨戏子(女尊)(112)

作者:有趣的灯灯 阅读记录

反正他说什么,吴林都不反驳他,只点头道:“对,是这样。”随即便背起行囊,拉着他往屋外走,只是走了几步想到什么却道:“但也不能一直是这样,户籍这个事,我总是会把它解决好的。”

要让自己喜欢的人堂堂正正站在她身边。

这就是一句承诺,君子一诺千金,魏亦明明白其中的重量,多日以来的焦急顿时便消失殆尽,他扬着嘴角微笑着轻声道一句好,便跟着她出门,与姨母姨父道别之后,方走向下山的路。

需要数十日才能走完的山道,另找捷径,一日便可抵达。

山下是瞻海关,由此关长驱直入,一路向前,便是这个国家最繁华的所在,京城。

京城会试,由翰林院接手,自出题至贡院的号棚,每桩每件都有专人负责,需要紧张筹备数月,才可迎来由四面八方赶来求一个远大前程的考生们。

它是龙门,一旦跃过,鲤鱼成龙,扶摇直上,留在京城内光宗耀祖。

翰林院书房内,今年会试的最后一个题目终于被人写下,满头白发的女子颇为满意地放下毛笔,仔细瞧一眼纸上的字。

“周大人,今年的会试,只有不到数日,您的题,可否都出好了?”

书房前有人问道。

“出好了,拿去即可。”

白发女子起身说道。

门外的人这才推开门,走进屋内接过那张纸,只浏览一眼便开口笑道:“有趣,当真是有趣极了,前头的问题每一个都值得细细斟酌,最后这篇文章的题目,不愧是您,下官佩服。”

周大人也跟着笑片刻,方才不疾不徐地道:“我当真是有些好奇,今年甲等第一名,该会是什么样的人,又是以何种角度,作出这最后一篇文章的呢?”

“咱们就且等着,过几日便可知。”

作者有话说:

今天有点少,主要是下午有事出去忙了,终于到会试了,哎,搓手手,户籍这个问题,以后肯定会好好解决的,嘿嘿。

第四十三章

冯老先生借给吴林的宅子, 位于京城的最边界,并不处于繁华地带,离翰林院与皇宫都有很大一段距离, 要挤过一条狭长的小巷,方能找到那宅子灰扑扑的大门, 径直打开,映入眼帘的便是满院子的杂草,一点点踩过去, 挨到堂屋门前时, 脚方能踩在青石砖上。

但这里安静,地方宽敞,吴林对此极其满意,毕竟京城寸土寸金, 若不是冯老先生肯借屋子给她住,只怕她还要多花不少钱在这里寻个宅子,靠着那几百文的积蓄, 吴林压根不可能找到比这里更好的住处。

墙角有扫帚, 吴林将行囊放在堂屋口后,便和魏亦明二人撸起袖子在院子里扫地除草,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便听见门口“咚咚”敲门声。

吴林离门不远,听见声音思索半刻, 便抬头起身, 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肩膀,开口问道:“谁?”

初来乍到, 人生地不熟的, 应该不会有任何客人来访。

“我是这条街的信客, 您家有信喽,好几天前就寄到了,只是一直没人,今日听见动静了,我把信送来。”

那是个老者的声音,听着怪慈祥,吴林听着又拿起了扫帚当武器,走到门边隔着缝眯眼观察了小会。

门外确实是送信的信客。

吴林在青州时曾写信给李县令与冯老先生过,只是因着赶路,每日待的地方都有变,故而冯老先生等人写了回信便径直寄到京城的宅院来,她到今日才能收到二人寄回来的信。

低头瞄一眼自己的衣服,见身上倒也没有很多灰,还算得体,吴林这才将门拉开一个小口,客客气气地笑着望向老人道:“辛苦您了,我就是主人,把信给我就好。”

老人抬头打量她一小会,这才肯将东西交到她手里,边交还边说:“东西挺沉,你可当心着些。”

听见这话吴林倒是一愣,低头的功夫手上便又多了个灰色的大布袋,她一眼便认出,这是她收拾好的行囊,除去干粮外,里头还有一百多文钱,应季的衣物与她平日里复习所需的书本。

冯老先生心细,竟然还帮她把这些都寄来了。

吴林笑着同老人再次道谢,随即将门再度关紧,从里头上好门拴后方才拎着那行囊往堂屋内走,边走边将行囊内的信抽出来,撕开信封仔细阅览其中的内容。

这一个信封内包含着两封信,一张是老先生写的,一张是李琴县令写的,通篇读完,便告诉了吴林几件事,第一,事发突然,众人皆以为她是自行离开,证据确凿,从路引与出城的记录来看,对方是有备而来;第二,让吴林出城的路引到底是谁办的,李琴也查不到,她甚至亲自前往省城与学宫一并调查此事,仍旧是一无所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