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集摊位穿成庶子后(174)

作者:Mod 阅读记录

这会儿的气候暖和起来,天与水在远处相接连城一条线,水中白云从线中间撕开飞往天空,一行海鸟高声掠过人们头顶,落下两根羽毛。

看着祥和安宁,如果忽略人们穿着,时柯还以为见到了蓝星。

船上的人要跟着他们一块出发前往南边。

这些人就是日后的水军教头。

一开始时柯以为他们是帮忙开船的,后来跟去看了一眼,居然是赵毅特意选出来的人。

这些人中有四百人是青壮年,还有一百人是老水军,他们或许年老,身体或大或小有些毛病,但是在水中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这些人选出来的当天,当地驻扎水军就把人的编制调到赵毅的营队里,生怕他后悔。

余槐则是拨经费,每个人给够安家费,放假三天回去告别,其实就是安顿好家人。

老水军很有经验,特意提点人,这钱别在手里攥着,买地买房买铺子都行,信不信这钱留这儿两天,等人走了,转眼就没了。

想存着以后慢慢花的人倒也机灵,马上找人过户房子地契,争取在走之前落实。

定下这些人之后,赵毅去选船,考虑到时柯的身体情况,特意选了一条大船,稳当。时柯也包了几条客船放他的东西,他自己可以蹭一蹭大船,但是他带的人和东西不行啊,说出去又被人当成把柄,索性就另开几条客船放置他自己的东西。

起航这天,时柯看着眼前六百多条接近七百条船,浩浩荡荡排开,很是有气势。

这是他第一次乘船出门远行,两辈子加起来的第一次,还是全木结构的海船,心里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更多的还是兴奋,他可以去吃荔枝了!

如果这个时空有的话。

时柯带着可以吃热带水果的兴奋上了船,等到船上之后,航行一天发现没有晕船迹象,余槐本人身边的几个小太监反而有几个晕船,正吃着酸梅喝姜茶,逼自己适应船上的情况。

果然是不容易啊。

上船之后,行进速度比陆路快多了,不到半月,他们提前抵达了补给地点。主食从馒头花卷变成了大米饭,还是今年的新粮,米香四溢,搭配卤料,时柯吃了两碗。

他感觉自己还能吃,但是赵毅觉得不行,端走了他面前的最后一碗米饭,扒拉扒拉混合着汤汤水水吃完了。

看得时柯很是无语,这一波是自伤一千,损敌八百。

他和赵毅的口味偏重,江南这边口味偏清淡,和林大厨一直要的浓油赤酱很是不一样,但是偏偏他的料不多了,这几天省着吃,赵毅几乎是数着量吃的。

叫来林大厨,“有咸鸭蛋咸鸡蛋这类的东西吗,收回来做酱给咱镇抚使下菜。”

之后蛋黄酱一度受到船上人的追捧,拿着下饭夹在馒头里都行。

补给完之后再向南走,半月之后抵达东海县所在的州府,这会儿时柯要去南岭府报道,于是大军在驿站里休整两天。

至于和他们一道的那位,则是马不停蹄出发去剑南道。

南岭府这边的驿站很大,因为码头的缘故,来往商船颇多。

到的时候很巧,三月初出发,陆路走了一个月,海上航行一个月,到这儿的时候正好赶上端午节。

放在以往,时柯要准备好走礼了,现在他们还要休整一番前去报道盖章。

赵毅一看时柯盯着这里好奇的模样,又算了算时间,决定休整五天后再去报道。

刚收拾好的余槐:“……”他习惯了!真的!

这一路上,时柯虽然没晕船,但是赵毅把人看得很紧,遇见一点大风浪第一时间安置好时柯,如果时间来不及,他直接带人一块去处理情况。

余槐听见时侍讲很是兴奋地和赵毅安排这几天要去哪儿玩,“南方会赛龙舟,正好去看看这里的船怎么样,也打听打听这边的官场什么情况。这边粽子和京都的比还不太一样,听说有什么香米,包出来的粽子那叫一个香!”

余槐很是淡定地插嘴,“这边的香米分三等,最香的不多,没成贡品。上贡的是兰香米,香味浓郁,蒸着吃也很有嚼劲,这都是越吃越香。”

他很清楚地方上贡什么情况,尤其是地方特产一类。

这种情况下,第一等级的香米产量无法保证,索性用第二等级的兰香米代替,即使产量减小也不会导致凑不出一回贡品来,不会被上峰责骂。

营队刚到地方,南岭府的知府着急忙慌从龙舟活动那脱身过来拜见,要知道这可是京都来的监军和新任巡抚。

至于身边跟着的时柯,一个小小县令而已,他都不知道跟来的有这一号人!

作者有话说:

晚十二点还有一更(不确定多少字,暂且算三千,那就还欠五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