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集摊位穿成庶子后(198)

作者:Mod 阅读记录

农业种植区的西北有部分是甘蔗种植区,用来实验白糖。

——未来东海县的部分轻工业支柱。

盐不算,说实话,这边真的没多少地方适合晒盐。

一是因为定位。

时柯想发展一下东海县的海港城市的优势,重点就要放在商业上,众所周知,商业要的是开放交流,没办法再用小农经济地发展情况。

所以这就意味着来往人员密集繁杂,不适合保密。

在盐糖都是重要战略物资地情况下,东海县实在不适合设置晒盐场。

二是因为海边要发展军事防御。

时柯决定把沿海打造成铁桶一样的不容侵犯的地区。

所以,发展晒盐业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开个晒盐场,保证东海县的食用。

不能发展成商业规模,也就意味着东海县无法让海盐成为特色经济。

时柯只能从另一个角度下手,糖和蚕丝。

作者有话说:

再加一根羽毛,13根……

根据当前进度,大概这周末手上的工作能收尾,祈祷数据顺利,让我腾出空加更QAQ

PS:有没有看过那个表情包,一家人点了道炖鸽子汤,上菜后打开盖子,没有鸽子只有汤,这是为什么呢qwq

第94章 罐头加工

“牢房中的山贼可能要活着过一个年。”时柯点了点计划书, 有点头疼地对赵毅抱怨。

他很希望送这些人去见阎王爷唠嗑,但是目前来说,还是发展东海县为主, 这些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起码他们不需要支付工钱,只需要一日三餐就能得到一批青壮年劳动力,从利益角度方面讲,确实划算。

但从情感上来说, 时柯希望明年能看到他们秋后问斩。

“扫盲班步入正轨意味着家里失去他们的小劳动力,男人们要上工修建工厂,而女人们则是进入村落集体化的轻工业纺织厂。”

这是所有人协商过的情况。

东海县的男女大防其实不严, 毕竟大家都要吃饭, 不像是达官显贵家的夫人小姐一般。

在这里, 女性也是劳动力,需要抛头露面。

但是考虑到当前情况,时柯直接在村落中建立集体化轻工业工厂。

纺织机和厂房建设都是县衙出钱建立, 不得不说,税银在这里作用太强了。

人口多少决定工厂建设规模,最大只是个百人的小作坊,最小是十个人的小地方。

后者指的是胡家村, 这个村子不凭布匹赚钱, 他们更擅长捕鱼补网。

吴家村属于前者,他们村子里人多,男人出海捕鱼,女人们一半补网一半纺织。

唐家村则是工业较为发展。

实际上, 这是很官方很委婉地说法, 他们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工部, 只是破坏力稍微大了一点。

寻找矿脉、开炉打铁、机关制作才是他们的强项。

妥妥的物理人才。

所以时柯先让他们进了扫盲班系统学习一下知识, 打算之后就把人扔到初中高中班学习数学物理这些东西。

顺便他还让造船厂的工匠们和唐家村商量商量如何打造船载武器。

另外就是玄风道长和他的徒弟们终于到了江南道!

化学人才到了,希望他们可以碰撞出灵感火花。

比如说造一门海上大.炮,或者说守城火.炮,随便来一样都可以,在冷兵器盛行的年代,手握大.炮的人才是真理。

苗家寨的强项是饲养毒虫,偶尔会种植一些毒草。

时柯问了下有没有种植中药,药材他们也收,但很可惜,他们擅长玩虫子不代表他们擅长种植药材。

目前来说,获取药材的手段还是从山上找。

苗家寨在西南方向,可以说是在山脚下的寨子,路不太好走,当时修路工程开展艰难。

地势崎岖不平,找人还要翻山越岭,都是经年累月人走出来的天然羊肠小径。

这也侧面说明生态环境很原始,大山之中的药材不少。

可以发展草药种植业,当然只是小型的家庭式的种植。

目前的土地还是以种植粮食为主,并不能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不然他们就有天大的麻烦。

试想一下,这里的土地全部被用来种植草药,没有一丝一毫的粮食,这就需要从外面买粮食。

人可以不买布不买簪子不买家具等等,但是人不能不吃东西。

一旦外界粮食出现波动,无法提供足够吃的粮食,那岂不是如同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

时柯总结道,“所以苗家寨主要发展立体农业,这里的土地面积说实话,有点零散,并不是很好整理。草药种植是辅助,毒虫……应该可以吃吧?特色小吃也行。当然,最重要的是,苗家寨可以当成医师预备役。”

赵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