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集摊位穿成庶子后(42)

作者:Mod 阅读记录

曲辕犁是有,但是需要的人多东西少。

这是符合人设的,他们怎么说都是落难人士,曲辕犁这种东西一家一个不可能。

还有耕牛、驴子,这些牲畜极少,一句话,没钱买不起。

时柯果然没有生疑心,他计划了下这几顷地的种植情况。

最后发现居然还有两亩水田。

时锐记忆力很好,当下说明这两亩水田位置。

“山上的河是淡水,经过这两亩地外头,直接开渠引水,人工造了两亩水田。”

时柯点了点桌子,颇为高兴,“那就弄点稻花鱼。”

时锐一愣,有点不明白他的意思,“稻花鱼是何物?”

又是稻花又是鱼,听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一块去。

时柯“啊”了一声,现在还没稻花鱼传到北方来吗?

他详细地解释何为稻花鱼,养殖条件如何。

说到一半,他突然觉得事情太多,直接道,“养殖条件多,我列个清单,改天、不,七天后你让人来取。”

那银票也让他带回去,还让长风给他们添了一千两银票。

大燕的耕牛贵,一头健壮的牛起码要三五十两。

庄子送来的银票还不够一家一头耕牛。

“买完耕牛犁地工具,再定些鲤鱼,鲫鱼鱼苗,不用太多,一共两百尾即可。”

希望他的稻花鱼不会冻死。

“请个擅长打理鱼塘的师傅来。”

算下来,一千两银票真不太够花的。

飘了,他真的飘了。

时柯默默反省一下,很快抛到脑后。

他出孝之后肯定要分家,住在京郊是个好选择。

不是住不起京都,是他的收入来源不太好说,京都房子太贵,租房也不适合。

而且,他在京都住着,和时府距离太近。

若非他要走科举仕途,要在这儿上班,真想搬到其他省住。

“改天我去庄子上看看,再整修整修。待分家后,我直接住进庄子里。”

京郊离时府最远,进城时路不一样,最大可能性杜绝他们两房见面。

如果有可能,他更想直接分宗,自立家门。

完全独立出京都时家,想也知道不可能。

时柯惋惜。

时锐接了命令趁着天没黑走了,时柯去小书房回想稻花鱼的养殖要点。

直到九点多才熄灯,这已经算是熬夜了。

长风进来劝他休息,时柯惊觉外头已经漆黑一片,陷入安静。

打更人开始巡街,宵禁开始了。

桌子上摆着的纸张尚且没晾干,摆手对长风道,“晾干后我再去睡。”

等时柯收拾好陷入睡眠时,长风反身回到书房,对着外头的月光,仔细检查时柯写的东西。

上头没有放下对时柯的怀疑,文字之类的东西要严格检查。

身为锦衣卫暗探,这是他的职业素养。

第二天一早,时柯没察觉书房被人动过,照样写了两张稻花鱼养殖流程。

之所以没继续写,因为他的同窗下帖子邀请他出门参加今年茶馆的四月活动——四季常青。

第22章 茶馆

这位同窗是那天来的四个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会试的同窗。

代武,字文墨。

其他人上值的上值,修书的修书,唯有这位同窗还在读书。

正好打春,赶上这期的茶馆活动,便邀请时柯出来感受一下气氛。

时柯欣然赴约。

这又不是什么不好的地方,不算寻欢作乐,只是同窗之间的交流。

东院得知这消息,时晏连忙让门房拦住时柯,想让他带着大侄子见见世面。

哪成想晚了一步,时柯早早出门赴会去了!

在茶馆前和代武见面,两人互相见礼,相视一笑,长时间不见的生疏霎时消弭。

代武拉着他赶紧进去,“你身子本就不好,别在外面多待。早春还是太寒,快些进去。茶馆里铺了地龙,先来两口热水暖暖身子。”

他说话不疾不徐,却让人插不上嘴,时柯顺着他的力道进去,抬头看见一楼擂台上挂着四个黑白分明的大字——

“四季常青”

这就是本期茶馆主题,内容围绕今年的春耕进行。

代武端给他一杯白开水,低声解释,“我怕你在吃什么药补身子,茶水解药性,还是喝白开水好些。可不能说为兄小气,连杯茶都不请。”

时柯被他的自我调侃逗笑,“文墨兄,下次小弟请你尝尝座师送的茶,我可留着慢慢细品呢。”

代武眼前一亮,狠狠点头。

他带时柯去给一位老翰林问好。

茶馆能在一众文人中备受欢迎,除了层出不穷的活动,便是这位老翰林的缘故。

能在入仕前得到这位老翰林的青眼,指点一番,那是莫大的好处。

老翰林对时柯的身份早有耳闻,去年状元榜眼的师弟,年龄最小的举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