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番外(76)

作者:金金阿月 阅读记录

那一刻,盛熙阳的心跳似乎都停了。

他怔怔地望着那个铁皮盒子,过了很久、很久,才走过去,拿起来。

铁皮盒子沉甸甸的。

盛熙阳打开铁皮盒子的瞬间,就看见了里面满满当当的信。

第一个信封上面就用俊秀飘逸的字迹写着:

“盛熙阳收。”

那一刻,盛熙阳的眼眶一红。

他放下了铁皮盒子,拿起其中一封信,拆开来看。

其实盛熙阳的视线很模糊,几乎什么都看不清了,他还是固执地读信。

模糊的视线里,他看见的只言片语,全都是家常。

比如,说南京下雪了,说天冷了记得添衣,说今天阳光很好。

所有的一切温存仿佛都成了旧时的画面。

盛熙阳读着信,硬是憋着没让自己的眼泪掉在信上。

他读了几封,就没再读了,把信放回到了铁皮盒子里,封上。

在收拾课本的时候,一些记过的笔记从书页里掉落出来。

盛熙阳一张一张捡回来。

却在这堆掉落在笔记里,发现了一张旧照片。

盛熙阳的手一颤,捡起那张照片。

照片上的盛霭微笑着望着镜头,就像是在望着盛熙阳。

盛熙阳还记得这张照片记过来的时候,是因为盛熙阳在信中和盛霭打趣,告诉盛霭,他的同学好奇盛熙阳的对象长什么样,盛熙阳说他长得很漂亮,只可惜没有照片。

下一次盛霭就把在相馆拍的照片寄过来了。

盛熙阳依稀还记得当时看到这张照片时,自己的心跳得有多快多开心。

可没想到再看到这张照片,却已经是和盛霭“此生不复相见”了。

盛熙阳不知道盛霭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但从他当时看到的,盛霭的手背来看,盛霭可能……真的已经面目全非了。

毕竟炮弹落在身边,能留下一条命来都是万幸。

盛熙阳望着这张照片,和照片上的盛霭对视着。

盛霭在微笑,盛熙阳也想笑一个。

笑着笑着,眼泪就落了下来。

眼泪啪嗒啪嗒地落在照片上,又被盛熙阳匆忙擦去,可刚擦完,眼泪又掉了下来。

盛熙阳像只被抛弃的小动物一样,靠着床坐了下来,拿着那张照片哭得很狼狈。他曾经以为他还有至少六年的时间,可以和盛霭待在一起,却想不到最后一天来得这么快。

无数过去的画面像是拉洋片一样在眼前闪过。

盛熙阳想起了之前盛霭去上海,给他写的第一封信和带回来的点心,想起了自己经常趴在盛霭的办公桌前,跟盛霭讲笑话或者聊天,想起了他们在一起以后,在从华北回来的船上的第一个吻,想起了上一次分别前,他们一起去听戏,送盛熙阳去港口的时候,盛霭与他在车上短暂的缠绵。

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阳光还是阴雨,盛熙阳都以为,他会一直跟盛霭在一起,直到死。

可原来之前自以为的日常,全是来之不易的短暂安宁。

盛熙阳哭累了,头一抽一抽地疼。他撑着额坐在地上,望着一地的狼藉,似乎也感觉情绪散去了很多。

过了很久,盛熙阳起身,继续去收拾东西。

第二天,盛熙阳就坐船回国了。

他最后跟姜秘书说的话,并不是胡说八道或者吓唬谁。

盛熙阳想,既然盛霭都不要他了,既然盛霭可以为了护送那批物资做出这样的牺牲,那他又有什么不可以的?知道这段历史的他,难道就要因此而退却吗?

连赵阳都没有惧怕过,在盛霭出事以后,接任盛霭的职责,继续深入护送物资。

盛熙阳想,那他呢,他还真把自己当个少爷了?

之前被盛霭保护得太好,盛熙阳都快忘了,在这个时代,他本来就不该是一个什么盛公馆的少爷。

他不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盛熙阳,也不是这具身体林小南的魂穿者,更不是什么真正的盛熙阳的替身。

他是一个中国人。

坐在甲板上的时候,盛熙阳握着手里的旧照片想,他是一个中国人,是中华儿女,盛霭能做的,他们能做的,他全都能做。

他什么都不怕。

哪怕难以改变历史一分一毫。

……

回国以后,盛熙阳在南京城的边缘租了个小房子,放下行李,就开始四处奔走。

这几个月来,盛熙阳去过前线,也遇到了可怕的炮火。他跟着一名前线记者一起,拍下了一些珍贵的照片,写了稿子投稿给报社,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共赴国难、抗日图存的心。

盛熙阳中了流弹,受了伤,在前线写稿的时候,额头还缠着带血的纱布,那名跟他一起来的记者劝他休息,但他不愿意休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