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番外(81)

作者:金金阿月 阅读记录

当初盛霭出事,还在医院的时候,姜秘书跟盛霭转达过盛熙阳的话。

但盛霭最后也没能给盛熙阳收尸。

他只来得及给盛熙阳戴上戒指,甚至来不及再多牵一牵他的手。

六年时间像梦幻泡影一样,被炸弹轰得粉碎,什么都不剩。

那么一个温暖的孩子,一个爱笑的孩子,害羞的时候会脸红,还会唱好听的戏曲,死的时候却被埋葬在冰冷的石块与雨水中。

可这世上,还有多少人,多少和盛熙阳一样的,或年轻或年迈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

桌前点着一盏油灯,盛霭坐在桌前,花了很长时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工作,才慢慢摘了眼镜,用手抵着滚烫的眼睛。

紧紧闭上眼的瞬间,六年前的一切都在眼前闪过,像电影一样。

广州的炮火声还在延续。

在广州沦陷后,汕头很快也沦陷了。

盛霭跟随军队离开汕头,后来又辗转去了很多地方。

他去过延安,也去过重庆,只要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去,但是总是居无定所,四处流离。

又这样过了将近六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1945年9月9日,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受降大典。

1946年的春天,盛霭回到了南京。

战后的南京在慢慢恢复,但依然难掩战争留下了痕迹。盛霭来到盛熙阳之前住的居民区,那里已经重建,曾经的样子已经看不出来了。

盛霭又去了盛公馆。

盛公馆倒是没有在战争中化为废墟,只是外墙破败不堪。当年盛明他们搬走的时候,也把值钱的东西都带走了,留下来的不过是一座空房子。

盛霭在盛公馆外站了很久、很久,最后他转身离开。

这一年的春天,潮湿又漫长。

街上又有了卖花的小女孩,只不过不是当初那个了。

盛霭看着那个卖花的小女孩,忍不住想起了赵阳。

不知道赵阳如今是否还活着,在上海的时候,赵阳把物资成功送到以后,还跟了盛霭一段时间。后来赵阳说,他想带着妹妹去安全的地方,之后便没有了联系。

在这场灾难般的战争中活下来,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盛霭一度以为自己会死在任何一个角落,死在某个炮火之中,可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能等到战争短暂结束的这一天,重新在这个春天回到南京。

盛霭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无意一瞥,瞥见了街上贴着一张寻人启事。

他看见寻人启事,就想到自己当年找弟弟的样子。

当时满大街都贴满了寻人启事,都是盛霭贴的,他那个时候才十几岁,一心盼着和弟弟重逢,还在码头上坐着。

后来虽然没把弟弟找回来,但阴差阳错,又认了一个弟弟。

一个会甜甜叫他“哥哥”的弟弟。

一个会给他买花,会给他折千纸鹤的弟弟。

盛霭走向那张寻人启事。

他看见上面的照片,半晌,怔住了。

寻人启事上面的照片贴的是他。

是盛霭本人。

那张照片是盛霭曾经在相馆里拍好洗出来以后,寄给远在英国的盛熙阳的。

可现在,这张照片却出现在了寻人启事上。

盛霭的手有些颤抖地把寻人启事撕了下来,眼神颤着都没法读清楚上面的字。

是盛熙阳吗……

他一字一句读完以后,发现这张寻人启事是报社发的。

报社说,希望帮一位故人寻找到上面的人。

盛霭怔了很久。

他觉得这个肯定跟盛熙阳有关系,再看了看上面的联系人和地址,就在南京的一家报社。

盛霭拿着寻人启事就去找了那个报社。

见到了报社的老板,报社的老板却呆了很久。

他看着照片,又看了看眼前的盛霭。

盛霭道:“我……受过伤。”

报社的老板也懂,而且他这个寻人启事,找到了也不是给对方钱,所以应该没人拿这个来骗人。

他带着盛霭往里走,“之前给我们报社一直投稿的一个孩子,二十来岁,他文章写得很好,还愿意跑到前线去,我跟他见过几次面。”

盛霭听着,心脏一点点被攥紧,“现在还有见面吗?”

“哪有……”老板叹了一口气,“六七年没见过了,我是抗战结束后才搬回来南京的。”

盛霭没有说话。

老板把盛霭带到了办公室,“是这样,六七年前,他要离开南京的时候,特地找到我,让我帮忙保管他的这些东西,说如果他能回来,一定会来找我取,如果他没回来,就让我发个寻人启事,把这些东西交给照片上的人。”

“盛先生,是吧?”老板看了一眼照片背后的名字,突然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