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298)

作者:青墨歌 阅读记录

“是。”兄妹二人颓丧地点了点头,只好不情不愿地分开回各自的院子去了。

唐启云与唐婉悠因玩闹被洛诗柔斥责的情景,被暗处的唐胜齐看在眼里。唐胜齐与府中几位大哥感情一般,从白姨娘与唐可人离世后,他在相府,就真是形单影只。

第304章 皇子选妃

无论白姨娘还是唐可人都走得突然,唐胜齐难以接受,把她们两曾经做给他的香囊串连着佩戴在身上。见到正房温馨相处的景象,唐胜齐对姨娘与姐姐的思念更甚。

“娘,姐姐,你们放心,我一定会为你们报仇。”唐胜齐握紧腰际的香囊,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他会让正房为姐姐和姨娘的死付出惨痛的代价。

唐胜齐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亲人报仇,就传来了另一个让他更为寒心的消息。

唐可人尸骨未寒,陆子初就搭上了三品将军的嫡女,两府飞速说定婚事,婚期定在冬末。

半月后,三皇子大婚,娶正妃的婚礼自是盛大,这场婚礼过后,三皇子妃便正式入府。

摄政王府书房内,汤臣与青岳帮忙将折子分类,陆时渊在分出来的折子里挑要紧的看。

原本不用这么麻烦,但近来朝中事多繁杂,为了提高效率,只好先分轻重缓急。

“王爷,这几本都是催促陛下早立储君的折子。”汤臣皱着眉头将一沓折子放在桌案上。

陆时渊拿起一本扫了一眼就笑了,只、不过是不屑的讥笑:“本王甚至不用往下看,都知这些折子里,大半推举的储君人选是谁。”

随着三皇子正妃位置落定,朝堂上的争斗随之变得越发不加掩饰。

此前还会做一做表面功夫,如今是彻底撕破了脸,在朝堂上明目张胆地针锋相对。

“三皇子娶三品将军嫡女此举着实精明,他一举得了武官的支持,在朝中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汤臣想起皇帝几位不省心的皇子,不禁眉头紧拧。

三皇子善收买人心在先,前有五公主和亲齐国,今有娶将军之女在后,有利条件叠满。

虽然之前护国寺一事,陆子初与唐可人有牵扯,他的名声是一般,但为帝王者,考察的不仅是名声,且唐可人那事,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早已翻篇。

部分大臣出于大梁朝局稳定,权衡利弊之后,不少人都选择了支持陆子初。

陆时渊把奏折一本接着一本看完,看到之后,表情说不上是嘲笑还是同情。

“三皇子精于算计,却太过操之过急,无论是他还是大皇子,对皇位的欲望都太强烈。”

陆时渊把看过的奏折整理在一旁,捏着眉心冷声评价起两位皇子来。

“本王时常觉得诧异,皇兄身为明君,怎的几位皇子会是这副做派?”陆时渊剑眉紧锁,他对此事的疑惑,是想一回都觉得匪夷所思的地步。

汤臣有句话憋在心间良久,不敢宣之于口,在他看来,自家主子就是最好的人选。

“陛下现今只是病着,两位皇子这般明目张胆,显然就连父子之情都已弃之不顾。”

青岳说罢看了汤臣一眼,两人身为陆时渊的左膀右臂,无人时偶尔会与王爷议事。

“他们都以为胜券在握,但愿他们早日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那样下场还不会太惨。”

坐在轮椅上的男子冷声开口,他心下早已算过,皇兄行事思虑周全,知道什么样的选择于大梁而言最有利。

最后几位皇子要是再摆不正,多半是传位给陆百丰,由他摄政,唐丞相则作为辅国之臣,直到陆百丰成年可独当一面,他这个摄政王再还权。

三皇子大婚,最坐不住的人里,大皇子排在首位。

因陆子初娶了将军嫡女,陆成严气得几日睡不好。

“他陆子初有什么能力?不过是仗着嘴皮子能说而已,那些官员着实愚蠢,只被他几句话就忽悠地晕头转向。”

陆成严夜半召见幕僚秘密议事,甫一提起三皇子,陆成严就暴跳如雷。

“殿下,如今三皇子已娶正妃,您想要稳住自己的势力,与三皇子分庭抗礼,最好的法子,就是娶一位门第不低的妻子。”

为首的幕僚中肯地给出自己的意见,不料这话刺中陆成严的痛处,愤怒地摔了手中的茶盏。

“在你看来,本王是与他一样,皆是要靠女子立足的人不成?真是可笑!”

陆成严阴寒的眸光斜来,幕僚面色微变,肃然道:“臣并无此意,您贵为皇子,娶妻应当仔细斟酌,试问陛下后宫中的女子,有几个不是权衡利弊后纳入?”

就譬如当今皇后,陛下立她为后,可不是因为与其有多深厚的感情基础。

越是关系到大局,重中之重的位置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