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346)

作者:青墨歌 阅读记录

宋氏被陆时渊冷厉的逼问吓得瑟瑟发抖,说不出一个字。她做下的事被查出已是大罪,还气晕了皇帝,她算是完了。

汤臣看宋氏吓成那样,不屑地冷嗤一声,算她倒霉,撞到了王爷的枪口上。

无论唐小姐还是陛下,对陆时渊而言都是极重要的人。不过,他跟在王爷身边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王爷斥责人时说了这么多话,可见对这宋氏实在厌恶。

陆子初一听皇帝被气晕,意识到大事不妙,父皇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事,他可就麻烦了。

“皇叔息怒!都是侄儿不孝,没有管好自己府中的人,惹得父皇动了怒,不知父皇现下身体如何?侄儿愿意侍疾于父皇病榻前,为其奉汤煎药。”

陆子初额头沁出一层薄汗,说不慌张是假,假若皇帝震出了事,他势必被宋氏这个蠢货连累,背上不孝的罪名,一旦如此,他别说争皇位,就连龙椅的边都碰不着!

“陛下有太医院照顾,需要静养。你管辖内院不力,把你的人带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再管不好自己的后院……呵。”陆时渊冷哼一声,下了逐客令。

皇帝身体如何,陆时渊没向陆子初说出实情,皇帝病重一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陆子初与宋氏被陆时渊斥责了一顿,本以为会被降罪,不想什么事都没有。

两人稀里糊涂出了宫,直至坐上回府的马车,两人才敢相信他们竟真的安然离宫。

“王爷,属下一路跟着他们出宫,宋氏自以为逃过一劫,还颇为欣喜。”汤臣自宫门口折回来,向陆时渊回禀。桌案前,陆时渊的食指敲着卷宗,神色晦暗不明。

王忠手捧托盘,将两枚金盒送上前:“王爷,请问是否将朱批改为蓝批?”

“仍用朱批。”陆时渊稍加思索,拿过装着朱砂的金盒打开,示意汤臣研墨。

“王爷,奴才斗胆说句话,陛下身体不知如何,若不启用蓝批,仍用朱批,日后事情出来,您将成众矢之的,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焉肯放过您?”

第342章 本王赏你如何?

王忠盯着托盘上另一枚金盒,斟酌再三还是开口劝陆时渊谨慎选择。

蓝批代朱批,则说明国情危急,摄政王用蓝批代政,合情合理。但这无疑告知世人,皇帝的病情不妙。而继续用朱批,就只是皇帝暂时身体不适,由摄政王暂时理事。

隐瞒皇帝病情,乃是大事,被人抓住这一把柄,摄政王可就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

“有郭平在,皇兄能撑下来。纵然有事,本王能扛。”陆时渊一番话,言简意赅。

王忠见状,不便再多言。心下感动之余也庆幸,所幸陛下身边有这样一号人物。

“王妃,如何?”宋氏上了马车,在车里等着她的侍女忙开口询问。

宋氏长舒了一口气:“摄政王只将我与王爷训斥了一通,并未降罪责罚,我还以为此番进宫……会被休回宋府。”

因污蔑名门贵女被休妻,日后宋氏也就别想再议亲,她下半辈子就算完了。

“既然是摄政王处理,不会重罚也在情理之中,您这段时日先在府里暂避风头。”

侍女得知陆时渊没降罪,跟主子一并松了口气,她身为宋氏的贴身婢女,与主子同气连枝,共荣共损,宋氏无恙,她自是为其高兴。

“嗯。”宋氏点点头,这会她的腿还有些发软,这段时间自己先安分地在府里待着。

宋氏自以为逃出生天,殊不知,就她的处境而言,没惩罚才是最可怕的惩罚。

坐在另一辆马车上的陆子初眉头紧锁,反复琢磨着摄政王的话,心里已有了想法。

皇叔未降罪,只是言语敲打。固然宋氏免去责罚,她害唐婉悠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只要他沾着这一污点,相府那边就不可能成为他登基的助力,不给他使绊子都谢天谢地。

陆子初靠在车厢上,眼底闪过一抹狠戾,宋氏的性命,断乎留不得。

“宋氏之死,明面上还得名正言顺,让宋府那边无从纠察,是病死还是意外死去稳妥?”

陆子初摩挲着下颚自言自语,神不知鬼不觉除去眼中钉,这种事他不是第一次做。

不过是无声无息杀一个人,对他而言不是难事,不过事情必须得办得漂亮。

陆子初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让宋氏“病死”最好,即合情合理,要查起来也不易。

毕竟他娶两位妃子,正妃侧妃都死于意外,难免惹人生疑,还是换一个方式为好。

是夜。

宋氏房中的香炉弥漫出丝丝缕缕的烟雾,若细看,就会发现烟雾的颜色并非白色。

可宋氏担惊受怕一日,沐浴更衣后早早睡下,守夜的侍女在房外,无人察觉异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