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515)

作者:青墨歌 阅读记录

“这些你拿去,还有另外想要拿的,可以带走,或是回本家,或是你想日后度过平安的一生,与官宦人家再无瓜葛,都是你个人的选择,总之,别继续跟在哀家身边。”

在一叠银票之上的,是一张身契,这张身契,是秋涟被买进林府时带来的。

“娘娘,您这是……要放奴婢走?”秋涟接过她手里的东西,看着已经泛黄的字据,心绪复杂。良太妃之所以要她走,想是已经做好接下来彻底与帝后鱼死网破的准备。

“奴婢跟在太妃身边这么多年,是您还未出阁时就在您身边伺候得,多年来,您不曾亏待过奴婢,奴婢焉能在您最需要的时候弃你而去?奴婢不走。”

秋涟将手中的身契撕毁,已然做好与良太妃共进退的打算。

看着被撕碎的身契,良太妃面上并无表情,只是叹了口气:“你这是何苦?”

“今日是小冬宴,皇帝招待完众臣,想来不会去凤仪宫处,悄悄安排人,在乾清宫等着,寻找合适的时机,将皇帝杀死于睡梦之中。”

良太妃把剩下所有的银票都交给了秋涟:“这些,就是他们的酬劳,成事之后,哀家会再给五倍。”

人饮了酒,自然睡得沉,就算是皇帝,百密终有一疏,良太妃不信他总能那么幸运。

“是。”秋涟接过所有的银票,这些钱财,用在江湖上雇人,已经算是天文数字。

有钱能使鬼推磨,宫中总有能为利益心动之人,何况良太妃在宫中,多少有几位心腹。

宴会散后,如良太妃所料,陆时渊并未去凤仪宫,而是回乾清宫歇息。

明日还需早起到太庙去上香,陆时渊不愿来回折腾,闹地唐婉悠也不能安睡。

夜风习习,清风吹散天边乌云,月亮从乌云后缓缓探出头来。月色如练,皎洁的月光宛若为天地覆上一层朦胧的白纱,如梦似幻。

如此岁月静好的夜色里,却涌动着不为人知的杀机。

一阵清风吹开半阖的窗扉,几道黑色的身影无声无息潜进乾清宫内殿。

黑影无声无息靠近新帝的床榻,手中所持的短匕以迅雷掩耳之势朝着榻上之人刺去。

床榻上原本双目紧闭的帝王倏然睁开眼,迅速自枕下拔剑挡开刺来的短匕。

“想暗杀朕?还真有意思,可惜了。”陆时渊冷笑一声,反手一剑取了离自己最近的黑衣人的性命。汤臣与青岳已经忍耐多时,立即出现护驾。

在小冬宴上,陆时渊想到次日还得去太庙,喝多了酒必然难受,佯装接过大臣敬酒,实则都不着痕迹将酒倒在衣袖中。

今夜刺客潜入乾清宫,他不算很意外,看来那人已经渐渐沉不住气。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汤臣推开乾清宫的殿门走了出来,打盹的魏易听见动静立即打起精神,还不知殿内发生了什么,咳了声道:“汤侍卫?”

“叫几个人来将内殿打扫干净。”汤臣无奈地看了魏易一眼,不过魏易全然没习过武,察觉不出来也正常。

“是。”魏易大脑还未转过来,人就已经进殿,往内殿走时还在想,深更半夜,陛下的殿中有什么需要收拾的?莫不是打翻了什么?

直到拨开珠帘,魏易才终于看清,新帝双手满是血坐在床榻上,而地上横陈着几具尸体。尽管许多年后,魏易见过多场风浪,再想起来仍觉得此夜惊魂。

第475章 留了心眼

浮萍殿内,良太妃一夜无眠,她等了一夜,也没听到自己期待的丧钟的声音。

皇帝若驾崩,翰林院便会击响宫中的丧钟,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时辰才入卯时,寂静的宫院就响起礼器乐声,是皇帝前去太庙祭祀奏响的礼乐。

“又失败了。”良太妃扶着官帽椅的扶手站起身,眼底的光暗了暗。

派去的人,无人回话,而皇帝并未发难,只说明一个问题,皇帝没留活口。

看来新帝很自信,就算不留活口拷问,他也有耐心将人慢慢揪出来。

可经过屡次计划挫败,良太妃已然失去耐心,这最后一计若再不成……

“秋涟,这是你最后离开的机会,假若哀家的计策成功也就罢了,若是不成功,你的性命,可就要陪着哀家一并葬在这皇宫里,不值当。”良太妃幽幽开口。

她一夜没睡,嬷嬷也跟着她一夜没睡,闻言秋涟红了眼眶:“良主子,奴婢既然说留下来,便不会走,身为您的贴身侍婢,无论生死,奴婢都与您在一起。”

良太妃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可双唇微张,却是摇摇头,似乎在叹秋涟太傻。

“去,把这些秘药加在凤仪宫所有宫人的饭菜中,帝后今晚所用的晚膳切记不要漏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