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590)

作者:青墨歌 阅读记录

一块她自己吃,另一块给王棋吃,两人坐着吃着饼说着话,沈傲雪吃完饼就离开。

沈傲雪也说不上自己为何要这样做,只是每回当值结束,她都会来这里一趟。

王棋与孙毓秀搭档办事,办下不少案子,很快陆时渊就注意到巡检司这两名小官。

在之后两个月的时间里,给两人连升两级,两人一跃成为应天府的名人。而沈傲雪也因为当差尽心,厘清了许多烂账,得到户部尚书的举荐升迁,几人一切顺利都得了提拔。

“之前傲雪与毓秀有意从官,本宫就对她们抱有期待,她们的能力,可远超本宫预期。”唐婉悠看着从陆时渊那里讨来的公文,看得津津有味,频发赞叹之言。

昨日她心血来潮,想看看沈傲雪她们两个在官内当差如何,就向陆时渊讨了恩赏。

次日,与沈傲雪她们两个有关的公文都送到唐婉悠这来,竟然足足有一大沓。

“沈小姐与孙小姐真厉害,女子从官本就不易,如今她们可是京中的大名人了。”

落秋对官中的事不是太懂,但听主子这么说,二位小姐必是十分厉害,让人钦佩的。

“所以本宫才如此感慨,不过她们表面光鲜,走到今日,私下不知吃了多少苦。”

唐婉悠把手里的公文合起来,有些担心她们两个,在官中或有人给她们使绊子。

女子在后宅,只司琴棋书画与女红,贵女们之间尚且勾心斗角,更何况复杂的官场?

“娘娘您放心,二位小姐如此聪慧,必能化险为夷的,看在娘娘面上,想来也无人敢为难。”落秋帮唐婉悠把打开的公文收好,安慰她无须太忧心。

“什么看在本宫的面子上?”唐婉悠嗔怒地瞪了落秋一眼,“她们两自有本事。”

无论沈傲雪还是孙毓秀,两人都坚毅有智慧,哪里轮的上看她这个闺中密友的面子。

“是奴婢失言,娘娘就当是奴婢胡言乱语了。公文收起来送回陛下那边,娘娘为该沐浴更衣。”落秋笑着连说自己说错了话,娘娘是从来都护短的。

在两位如此优秀的女官的衬托下,王棋的升迁夹在其中显得不大起眼,就被忽略了。

料谁也想不到,数年后,这寂寂无名的巡检使,靠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下一任丞相。

不过这都是后话。

唐婉悠身在后宫,对前朝的事所知甚少,陆时渊近日被大臣逼地头疼,已发了几回脾气。

第534章 劝说选秀

那些大臣仗着劝皇帝立妃是为国家大事考虑,所以并没有因皇帝动怒而点到即止。

“陛下,帝王后宫之中怎可只有皇后而无妃嫔,您初登基时因身边无姬妾,是以未立妃。可您身为皇帝,因紧着子嗣一事,早些开枝散叶,诞下皇子以保社稷!”

殿下的大臣们慷慨陈词地劝着陆时渊,类似的话,在半月来他不知听过多少次。

“朕不过登基一年,提子嗣一事太过操之过急,选秀立妃一事,朕会看着来办。”

陆时渊敷衍着,食指有些不耐烦地敲着龙椅的扶手,对大臣劝说的话左耳进右耳出。

“陛下万万不可,子嗣乃是国之根本,国君无后乃是诸国大计,教臣等如何能不忧心?”

陆时渊话音刚落,一位老臣就捶胸顿首的做派跪下来极力劝说,教陆时渊怒极反笑。

这是什么歪理?先帝才崩逝一年,国丧是三年为期,他们在这说这些屁话,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口中满是仁义道德,做的事没有一件是人事。

“确实子嗣是国之根本,可朕登基不过一年,不司国政,倒要先急着先要皇嗣?”

陆时渊勾唇冷笑,支着额头扫了一眼一个接着一个跪在殿下劝谏的大臣一眼。

“在你们看来,国之根本仅仅系在不知品性如何的小儿身上,而与别的无关,诸位,可是这个意思?照你们这么说,朕只顾大举选秀,与后宫妃嫔共司皇嗣大事就是?”

他说话的语气分明轻飘飘的,可每个字都让人不寒而栗。方才还劝地面红耳赤的大臣,此刻跪在殿下,个个低着头,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敢言语。

“方才诸位爱卿不是能说会道?怎么朕问话,无人敢回?一个个难道都死了不成?”

陆时渊冰冷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跪着的大臣出了一身冷汗,高呼叩首:“陛下误会!”

“好一个误会,爱卿方才还说得慷慨激昂,这会同朕说起误会来?国丧期间,催促朕选秀纳妃,诸位是想陷朕于不义?还是说在诸位看来,国丧无关紧要呢?”

龙椅上的帝王冷笑,殿下鸦雀无声,跪着的恐被皇帝降罪,而站着的人,则庆幸自己没开口。谏言皇帝扩充后宫,纳立妃嫔,并非僭越,只是国丧未过,并不适合提这个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