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593)

作者:青墨歌 阅读记录

“夫君可有探陛下的口风,虽说陛下曾经向我们承诺过只娶一妻,可难保不会反悔。”

新帝力排众议,执意不选秀的事已传到民间,洛诗柔也跟着为此事而感到忧心。

洛诗柔皱眉看着沉默的唐正天,心下有不好的预感,想到女儿的处境,就红了眼眶。

第536章 是不是因为皇后娘娘不允?

见妻子为女儿的事忧心,唐正天心里很不是滋味,牵过洛诗柔的手用力一握。

“诶,我还什么都没说,你哭什么?陛下的口风我未探过。文武百官有大半都支持陛下选秀,催了半月有余,陛下为此烦不胜烦,我此刻去问,岂非惹陛下不悦?”

唐正天叹了口气,他何尝不想知道陛下心里是怎么想的,但眼下不是合适的时候。

皇帝为这件事烦不胜烦,他还要为个人私心去添乱,只怕会为此触怒陛下。

洛诗柔明白了唐正天的意思,颓丧地坐了下来,懊悔自己当初同意了这门亲事。

一入宫门深似海,嫁给当今帝王,不比嫁给寻常人家的男子,可以不用那么多顾忌。

唐正天看出她的心思,吸了口气,不知是安慰洛诗柔,还是安慰他自己,无奈道:“木已成舟,何况如今陛下怒斥了谏言的大臣,夫人不用太担心。”

皇帝不选秀,还怒斥谏言的朝臣一事,很快就传到宫外,衍生出不少流言蜚语。

宫里的消息,会传到宫外来,到底是什么人所为,这点并不难想。那些人是想借着人言可畏,来逼帝后妥协低头,同意充盈后宫,只是时间问题。

起初百姓还只是觉得这事有些稀罕,之后一传十十传百,经过一个月,这件事的所有版本收集起来,都能够单独编成一本书那么厚。

“天底下哪里有男人不喜三妻四妾?何况是当朝天子,开枝散叶是帝王指责。可陛下与皇后娘娘久久没有孩子,按理很应该着急才是,陛下却反其道行之。”

如今茶楼或是酒肆乃至市井间,到处都有人在议论新帝死活不愿选秀一事。

一件事情从一百个人口中说出来,会有一百种不同的说法,此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听见有人说新帝不选秀的事,立刻就有喜欢听热闹的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

“你们可否记得陛下当初求娶相府嫡女,那阵仗,何等的奢华?就连婢子穿的衣裳都是天丝的,婚礼恢宏大气不说,细节之处更是能看出陛下的用心。”

话题扯到帝后大婚一事上,大家走有许多话,兴致勃勃地推敲起之后发生的事来。

“自然记得,那样的热闹,可真是百年难得一见。陛下对皇后,是爱如至宝的,你们说,陛下之所以不同意朝臣的提议,是不是因为皇后娘娘不允?”

此话一出,茶楼内一默,这个想法对皇后很是不敬,可这说辞最是合理。

如果不是皇后不允许,陛下怎会拒绝地如此决绝?事情从头到尾都不对劲。

事情传到最后,不知怎的就成了新帝对皇后情根深种,而皇后品性不贤德,为人善妒,是以不允许新帝纳妃。这罪名一扣下来,那就是影响了国运的大事。

流言传着传着,百姓对帝后感情伉俪情深渐渐变成皇后毫无德行,恃宠生娇。把持着陛下对她的情义,逼着陛下不让他纳后妃。

“还有呢?除了这些还说了什么?”唐婉悠磕着瓜子,对民间不同版本的八卦听得津津有味。

唐婉悠的心态这般好,让竹子有些错觉,这话题的主人公仿佛不是主子似的。

“别的话娘娘还是不要打听了,那些人什么都不知道,说话却一个赛一个的难听。”

竹子轻哼一声,若是让她亲耳听到有人议论这些话,她撕了他们的嘴不可!

“就是难听才有意思呢,本宫还真想知道,他们能把话说到什么地步,让本宫听听,他们还有什么新鲜话,指不定回头本宫还能学着写出一本话本子出来。”

唐婉悠对竹子眨巴眨巴眼,等着她继续说,竹子见主子的神情并没什么不对,才壮着胆子清了清嗓子,把自己打听来的话都同唐婉悠说了。

“还有人说是娘娘一哭二闹三上吊,逼得陛下实在是没法了,才同意不选秀纳妃的。”

流言蜚语,左右说的都不是自己,那些人说出口的话不用负责,自然怎么说都无所谓。

听了那么多版本,这个让唐婉悠觉得最可笑,拍桌笑地直不起腰来:“真是有意气极了!”

一生一世一双人,她并不强求,都是成婚前就说明白的,一哭二闹三上吊?那是蠢人才会做的事,不过听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流言,唐婉悠觉得怪有意思。

“娘娘您还笑呢?此事对您的名声影响极大,您该想办法如何扭转自己的形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