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601)

作者:青墨歌 阅读记录

后宫中,陆时渊只有一位皇后,至于先帝的妃嫔们,也都懒得再明争暗斗,除去准时到太后殿中请安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待在各自的寝殿里,或是做打发时间的针线活。

这日,唐婉悠与洛贵太妃等太嫔太妃都请过安退下,两人才将今日的目的娓娓道来。

太后听后沉默片刻,觉得这个法子倒是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近日前朝大臣的做派,确实令人心惊,早为睿王择合适的皇后人选,也是好事。”

旁的事倒是罢了,唯独睿王的婚事,一定要周全。此事一时半会说不出个所以然,三人干脆到太后内殿遣退宫人,三人仔细商量,看如何办才稳妥。

“睿王今年不过十四岁,娶正妻过早了些,我们眼下若直接放出消息为其择正妃,也容易惹人揣测其中用意。”太后支着额头,拧着眉头缓缓开口。

“臣妾也有此顾虑,可若等到丰儿登基之后再择皇后,事情可就变得复杂许多。”

洛贵太妃想起前朝那群朝臣就有些头疼,国母关乎国本,那些老顽固多半要插上一手。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睿王眼下备受皇帝重视,太过明显的举动,都会牵动朝中风向。

如此想来,陆百丰的婚事便有些僵持住,到底要想个怎样合理而不突兀的法子才好?

太后殿内养着好些盆栽,一盆含苞待放的迎春花摆在窗前,花枝迎风而动。

唐婉悠眼前一亮,一个极好的法子自脑海中闪过:“太后!洛贵太妃,臣妾有一个愚钝的想法,你们且听一听,看看觉得如何?”

见她显然是想到了办法,太后与洛贵太妃对视一眼,齐声道:“皇后说就是。”

“睿王确实年纪尚小,还不是急着议亲的时候,可若是向外传递消息,只说睿王再过两年便到该议亲的时候,选正妃人选么,总要谨慎些。”

“太后与贵太妃经过商议,都有意提前为殿下相看,未雨绸缪,如何?”唐婉悠谨慎措辞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可是一个不错的由头,合情合理,容易让人信服。

“这个法子不错!富贵人家也有在孩子小时就相看人家门第的,睿王身份贵重,尽早相看合适的人选,也合情合理,洛贵太妃觉得如何?”太后笑着看向洛贵太妃。

唐婉悠这个法子将她们所有的顾虑全部结局,洛贵太妃也觉得很好,三人一致认同这个提议。洛贵太妃的眉头还未抚平,不知想到什么,又皱了起来。

“姨母想到了什么?神色如此凝重,可是觉得臣妾有哪里说得不够好?”唐婉悠缓缓道。

洛贵太妃摇了摇头:“哀家只是想起之前丰儿府中那胆大包天的婢女,丰儿的年纪,还不是到行房事的时候,皇后的人选,还得是年纪小些的方好。”

窗外风声悄悄,洛贵太妃食指敲了敲案几,沉声道:“纵然丰儿来日登基,两人也先不圆房,等两人到合适的年纪,再行房事,姐姐觉得可好不好?”

“这个法子不错,如此甚好,而今我们先择定人选,还可将那女子视作将来的皇后,好生培养,要成为国母的女子,诸多方面可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

三个人经过商量,不多时就敲定最终方案,为陆百丰择王妃,先挑人,之后再按照国母品格培养那名女子,之后无论陆百丰登基还是封后,都水到渠成。

三人议定选妃的事宜,就命心腹放出消息,向各家透露太后等人有意为睿王选正妃的消息。事情须得做得不着痕迹,才能使得其在外人看来,是件“秘而不宣”的事。

紧接着,唐婉悠传下懿旨,春分这日,皇后会在宫中设宴,宴请文武百官,共渡此节气。

春分在大梁有不同的意义,这日各家都会折取一枝最好的花插瓶,以此祈求今年风调雨顺,盼今年所遇的人与事都如春花一般,焕发勃勃生机。

各府‘无意’得知皇后举办这场宫宴,是想借此机会为睿王相看合适的正妃人选。

到宫宴这日,但凡参加宫宴的官员,家中有年岁12~15岁的贵女,都带了来。

这样的小道消息,本来众人还不信,这样的事,到底说不准,要知睿王殿下还小。

待到了举办宫宴的大殿,众人发觉如今鲜少参加宫宴的太后与洛贵太妃都坐在席间时,便确定之前听来的小道消息应当是真的。这二位主子都在,明显是为了相看各家贵女。

“皇后娘娘她们都在,你可要好生表现,仪态不可不端庄,别错失了机会,知道么?”

第543章 但愿沈姑娘喜欢

宴席间,不少夫人无心观赏歌舞,不断叮嘱自家女儿,要在宫里主子跟前好生表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