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95)

作者:青墨歌 阅读记录

虽声音冷淡,可话里的意思却不冷淡。

汤臣心中的腹诽止住,暗道,这样算起来,这位唐小姐还是幸运的。

惹了小人暗害也无妨,有王爷护着,天塌下来也砸不到她身上。

这一出插曲,主仆二人暂时放下。

他们到了丞相府,门房的人瞧见是摄政王府的车驾,吓了一跳,忙不迭派人进府中去传话。

彼时唐正天正在书房内与三个儿子说话,门房的人一路飞奔,冲到了书房禀告唐正天后,唐正天与唐启云三兄弟也吓了一跳。

他们实在是想不清楚,摄政王好端端的,怎么会来他们丞相府!?

但不论是为了什么,他们都不能怠慢,只能急匆匆的提着袍子,与门房一道到正门去迎接摄政王。

三兄弟奔走之时面面相觑,彼此眼中都是浓郁的疑惑。

唯有唐御风心中思索,觉得有些不妙。

他们唐家与摄政王从来没有过多少交集,况且昨日宫宴刚过,年关之际走亲访友,堂堂摄政王,来丞相府所为何事?

非要这样的时候,一个拜帖不递,一声招呼不打,便急匆匆的上门?

父子四人匆忙到门口迎接陆时渊。

一眼瞧见大门口停驻的马车,以及车上的箱笼礼盒,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郁。

他们朝着陆时渊行礼:“今日王爷来访,实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快些里面请!”

陆时渊虽坐在轮椅上,双腿不便,只能由汤臣推着前行,视线矮了常人一截。

然他面容冷淡,气质如高山雪巅一般不容冒犯,哪怕矮了人一截,竟然也让人觉得似乎是在居高临下,俯视他人一般。

唐正天在朝多年,一向知道这位摄政王不好相处,今日突然上门,心中打鼓,做好了被为难的准备。

可陆时渊竟然十分客气道:“今日上门叨扰,未提前与丞相递拜帖,是本王失礼,还望丞相莫要见怪。”

唐正天脚底险些踩空。

他忙不迭笑着应声:“怎么会,王爷肯来,下官该扫榻相迎。现今匆忙,有失礼之处,王爷才是莫要见怪!”

唐正天心中想,今日摄政王到底是为了什么事上门?

好端端的,莫不是吃错了药?

跟在自家父亲身后的唐启云三人更是面面相觑。

尤其是已经入了仕途的唐启云与唐轻鸿兄弟二人。

他们见过陆时渊的次数要比唐御风多,由此更加清楚陆时渊往日是对待满京城的勋贵是什么态度。

从未有过这样客气的时候!

唐正天等着陆时渊说正事,谁想陆时渊迟迟没有说到今日的目的。

反而是一反常态的客气,几番询问唐正天的境况,诸如身体如何,家中可有烦心事,此番种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换个人如此便罢了,彼此寒暄拉进关系,唐正天只会觉得再正常不过,唯独这个拉家常的人成了摄政王,唐正天便觉得哪哪儿都怪异非常。

唐正天心中思忖,自己往日与摄政王走的不近,近来朝中也并无什么大事,哪里需要摄政王如此关心自己?

唯有走在最后头的唐御风,心中那点疑惑变成不安,越想越觉得冷汗直冒。

唐家与摄政王从无瓜葛,非要说今日有什么不同,那便是昨日他与妹妹多说了几句摄政王的坏话。

彼时摄政王在对面的席位上,两边相隔不远。

于情于理,那个距离是听不见的。

但这会儿唐御风忽地想起来唐启云功夫厉害,眼力与耳力也格外之好,往日里他与二哥唐轻鸿听不见的声音,大哥总是早早便能听的清楚。

……摄政王出事之前,也是武艺了得的人,谁知道坏了身体,是否也坏了耳力与眼力?

更何况,摄政王背后那带刀的侍卫,既然能够在摄政王身边近身保护,必不可能是个功夫弱的。哪怕摄政王听不见,这带刀侍卫兴许也能听见,转达给摄政王。

如此一想,唐御风只觉得冷汗涔涔。

都怪他一时嘴上管不住,即便要告诫妹妹离摄政王远些,也不该在宴席上隔着那么短的距离便私下编排。

背后非议皇室,乃是重罪。

摄政王今日来这一趟,莫不是要秋后算账!?

唐御风不能让自己的家人受牵连。

正在他思来想去,准备在摄政王开口问罪之前,主动请罪,陆时渊拉家常的话终于说到了头。

他本不是个多话的人,颠来倒去那么几句,唐正天也态度拘谨,一来二去更是无话可说。

陆时渊便问道:“本王今日来,是听闻丞相府的嫡小姐乃是两月前才接回丞相府,从前是在乡野长大。不知丞相是从何处将大小姐寻回?”

第60章 只得给他渡了气,让他多撑一会别死在水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