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界不相信眼泪(36)

作者:倾虞白 阅读记录

到底不过是个轻狂少年,些许好脸色,倒竟纵出他的胆子,忘了自己的身份了。

齐帝被他这一出儿弄的,再次陷入了为难的境地。

且说——自打上一回贵妃和荣妃斗法,整出投毒谋害天子的事情后,左皇后倒从中渔翁得利,独得了两分圣心。

从前齐帝对她是不闻不问,现如今,有事没事还爱到坤宁宫坐一坐,尤其皇后是个脑袋灵醒的,说起前朝后宫来,她还都能接得上话,又公允周到并没有什么偏向和私心,因此遇事不能决,齐帝就格外爱问问皇后的意见。

这回也一样。

他当然是不打算让淳于越离京的,但对待淳于越,却不能像对待黄公子一样,一句话就让他抱病在床。

到底要顾虑他背后的澜国,这个度,实在不好把握。轻不得重不得,总要恩威并施才好,为着荣妃没名堂,威他是施出去了,如今这恩施到一半儿,倒是把他给难住了。

左皇后闻言直笑,挥退了宫人,亲自替齐帝揉按着铁板一样僵硬的两肩,不答反问道:“那陛下何不就由他去呢?不过一个淳于越,能翻出什么浪花来,难道还怕他会一去不回吗?”

齐帝先是舒服得喟叹了一声,紧绷的神色为之一松,含笑拍了拍皇后的手,道:“可不就是怕他一去不回,他虽一向乖觉,但留质不是小事,还是不可轻忽。”

左皇后面露惑色,询问道:“不过是一个质子,便是跑了又如何,陛下正好问罪澜国,加一加岁贡,也是好的,不比扣着那淳于越要划算?”

齐帝摇头失笑,心想到底是后宫妇人,虽有智慧,大事上却是不明白的,耐心向其解释道:“皇后,你须知道,澜国如今国力强盛,连我大齐也不得不忌惮警惕。淳于越之所以还留在上京,一则闻听他并不受宠,二则,朕一向厚待之,想来澜国那边应也耳闻。”

左皇后点了点头,齐帝于镜中看到,又道:“如此情况,淳于越留在这里并没有受什么不能忍受的委曲,澜国那边儿也没有思念催回的意思,那么他一旦叛逃回国,可想而知,就只能说明此子存有野心、妄蓄大志,那么朕怎能容他真的从手心溜走,日后成为大患呢?”

第22章 开局死牢22

这个让齐帝向荣妃求证的主意,并非是左皇后想出来的,而是出自于是集云。

坤宁宫、沐恩侯府和左皋的将军府之间暗中通信,议定此事,一开始并没有人提出要把荣妃这个麻烦精给扯进来——本来嘛,左皇后一个就能将事情办妥,把荣妃扯进来,乍看似乎是画蛇添足,更有节外生枝、坏了大事的风险蕴藏其中,似乎并不很高明。

但,谁让集云与荣妃有嫌隙呢?

在那个装着两件旧衣和几两碎银的扔在了遍体鳞伤的集云的脚边的时候···在她再一次不中用,让自己陷入了贵人高高在上、而她自己却如尘泥一般委顿在地而怨恨滔天的时候,她便已然对自己起誓,总有一天,她必要荣妃跌下高座,也受她一回“顾及主仆一场”的恩惠。

所以才一定要把荣妃扯进来,让她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沾上一身不清不白,将来事发,才好脱不开干系,和集云一起坠入地狱。

没有一丝是出于大计,满满的全都是出于私心······

而要说服左皇后按她的所愿行事,实则并不难——纵然大家都已信心满满箭在弦上,但淳于越到底仍是前途未卜,可以说成王败寇,犹未可知。

要成大事,就有必胜的信心,却做好必败的准备,方可万全。

何况,就算他能成事,一路从质子爬上天下之主的位置、坐在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上,也是需要不短的时间的。

——也就是说,左皇后暂时还需要在齐帝手底下讨生活···那么就不得不给她自己留好后路。

一句“并不知真假”,便是她留给自己的后路,便是集云说服她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的切入点。这样一来,将来齐帝就算会在气头上迁怒于她,这句话就能救她一命,好歹不会动摇她的根基,还是能够在险象迭生中保全自身的。

而,集云的这个计划最重要的一环是···不出意料的,荣妃果然是不负各方人马对她的预估和评价······

看着滔滔不绝的荣妃,左皇后的心情甚至有点儿复杂······

这就像是,你挖好了一个坑,不确定你想坑的那个人会不会踩进去,结果···人不仅不偏不倚地踩进去了,还要在坑底下大喊“这坑怎么这么浅啊?!”

心情很难不复杂。

——想也知道,集云身负所托,荣妃自己又是个不中用的,这么多年来待在这主儿身边,集云自然是少不了许多的规劝和管束的,还几次三番违抗荣妃的命令擅自做主,还大事小情报信儿给沐恩侯府、让那一向与自己不睦的皇兄淳于越横插一杠,还,说话做事并不讨喜,硬邦邦的,一点儿也不知道哄着点儿娇滴滴的小公主···荣妃自然是极厌恶她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