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界不相信眼泪(55)

作者:倾虞白 阅读记录

集云矜持一笑,先赶紧要求它把那个破音效关了,才道:“这才哪到哪,等他回去再细琢磨,还有的涨呢。”

还是那句话:人嘛。

郑贵妃的确有做的不到的地方,也就像原剧情中,高嘉珩向玉檀倾诉的那样,她的确是只将三皇子当成了一件工具,对他算不上很好···更重要的是,她也的确害了一条人命。

但就说集云自己吧——郑贵妃对高嘉珩再不好、再苛刻,难不成还能有养娘待集云糟糕吗?可是养娘病死后,集云还是没忍心,让赵柯带着她去祭拜了一番,想着毕竟养育了她一场,人死账销,还是要记她的好处的。

第36章 借腹9

这世上,远香近臭的道理颠扑不破——

外祖母郑夫人之不可理喻,高嘉珩今日始见一斑······

遥想从前,郑贵妃每每提起这位嫡母没什么好话儿的时候,高嘉珩还曾在心里很不赞同,暗想她果然是个缺情少论理的,不仅对儿子颐指气使,对母亲也是一向横眉冷对不贴心,这样的人,算是个什么人呢?

可见有的时候,不经不知道,站着说话的是从来不会不腰疼的。

如今可算是轮到了不缺情不少伦理的三皇子殿下了——郑夫人非要让自己才九岁的孙儿给三皇子当伴读,也好沾光进崇文馆念书,顺便同表哥亲近亲近······

这是什么道理!伴读进宫是服侍皇子的,找一个半大的孩子来,他们两个谁服侍谁啊,站在一起不是笑话吗?且伴读以后就是自己的班底,这会子都紧着选贤举能千挑万选呢,他倒好,找个娇生惯养就知道傻吃傻乐的小表弟来···好精致的蠢气。

更更何况,宫里的规矩,皇子有错,伴读受罚,到时候这娇滴滴的小表弟吃了什么手板子嘴巴子,郑夫人还不得跑到他春熙殿来哭来?那就更是一场闹剧了···凡此种种,怎么不让他头大呢?

在原剧情里,也有过这一节。

只是高嘉珩却是一直没有搬出过重华宫,后来实在大了,就另辟左近的芳华宫偏殿住着,左右不脱贵妃的手掌心。

这些个七零八碎的事情,自然也是到不了他面前的,其时郑夫人敢提,贵妃二话不说就给挡了,可以说是一点儿水花都没出,又精心择选了靠谱的伴读服侍罢了,完全没管郑夫人的自说自话和胡搅蛮缠。

而高嘉珩缺少了这些烦心事,烦的就只不过是贵妃对他的掌控和“欺压”了,又没有别处可去说,只能和丢儿或玉檀念叨念叨——丢儿呢,前也说了,这个小太监虽对三皇子忠心,但心里也是记着贵妃的好的,高嘉珩和他念叨贵妃,他总中肯过头,说些个人家三皇子不爱听的话,诸如“贵妃想来应无此意,殿下会不会是多心了”等等。

被回嘴的多了,高嘉珩再有了不如意,一向便更爱往玉檀那里去。

也不是说她就能出什么主意了,只是有个人听他说一说,陪他义愤填膺一阵、骂上几句,能站在他这边儿,他心里就舒服多了,那些个心事和那些郁郁愤懑有了寄托,情份也就从这上头一点一点地来了。

可是如今呢?

高嘉珩并没有这一腔的“幽怨”,玉檀对于他来说,也不过就是个多少知道点儿当年旧事、需要偶尔询问考证的人证罢了,别的就再没有了,连相熟甚至都算不上,一个不怎么伶俐不怎么灵慧的下人,还想有什么呢?

所以玉檀向他述说自己的恐惧和烦恼,他才会不耐烦,归根到底是玉檀在他心目中的份量还不够罢了。

倒还真不是说他一下子就有多信任贵妃,觉着她绝对不会起坏心绝对不会害人,玉檀是杞人忧天白担心了······

说完了这一头,再说回集云那点子本来有戏却被耽误了的怜惜值——

她猜的不错,正是多亏了玉檀姑娘的“功劳”。

假如一个人做过十桩错事,后来,偶尔证明了其中一桩是另有隐情的,那么依照常理也知道,是个人都会顺势去思考一下,其他九桩会不会也是有别的内情呢?会不会,她根本就是被冤枉了呢?

至少是会往这个方向想一下的。

因此集云那天翻过了贵妃多年来苛待高嘉珩的案,证明了自己实在是一片慈爱之心,如今业已准备放手了——等到高嘉珩回去后,大受震颤的心一点一点冷静下来,大脑也就随着开始运转了。

他纵然是可以不信集云,将那一番动摇人心的话抛在脑后只不去理,但,言语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贵妃大张旗鼓办起了搬宫,选派奴才的事情也都不经手,只循旧例由管宫女儿的尚宫局和管宦官的二十四衙门选派,高嘉珩自己再从中挑选,这就是彻底放手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