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太子(2)

作者:苏家公子 阅读记录

再长大了,哥哥们也不必出入学堂了,渐渐的愈加生疏,为了一点小事大动肝火,甚至剑拔弩张。他也日渐懂事,四书五经六艺,字写得越来越端正,文章作得越来越漂亮。有一天,外公摸着他的头说:“训训,你是天横贵胄,胸中要装着天下,需知民贵君轻,懂吗?”他点点头,看见外公的沧桑而深邃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笑意。

他想,这就是外公的第二张脸吗?真好看呀!

可还没来得及多看看,外公就不在了。

听说那年大旱,祸连几省,粮食颗粒无收,连树皮都被啃食殆尽,许多百姓一路逃荒至京城。父亲纵情声色多年,早就不理政事了,外公在光明殿跪了三天三夜,一头撞死在了金漆龙纹的柱子上,血流得像小溪似的,染红了那方殿前的青石砖,换来了父亲颤颤巍巍的在赈灾的旨意上盖了印。

他哭得伤心极了,外公没有了,他再也看不见外公的笑脸了。他想说外公你回来吧,抄书也好,罚跪也罢,你回来吧!母亲肿着眼睛安慰他说:“没事的,外面那些孩子们的外公能活下来了,他们的父母家人也都能活下来了。”

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外公一直是他心里一座仰望的小山。

可是,小山没有了,母亲也很快就病倒了,整夜的嗽得厉害,未央宫彻夜烛火通明,他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走来走去侍奉汤药,昼夜不歇,寸步不离。

那时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在祈年殿的佛像前,一遍一遍的颂经。

可母亲还是撒手人寰了,那一天他身披素缟,跪在四四方方的木疙瘩上哭了好久,父亲只在下葬那天出现了一会儿,给母亲留了温良恭俭四个字,就搂着身边的女人头也不回的走了。

时隔多年以后,李静训都还记得那个女人的样子,眼尾细长,皮肤白皙,纤细的脖颈处小小的喉结似露非露。

没了外公,没了母亲,深宫的八皇子像是一下子成了孤儿,偌大的未央宫里只留着为数不多的宫女太监,他们的脸上都没有任何表情。

李巍却天天变着花样的讨他开心,“殿下,您想吃什么?”“殿下,御花园里的红梅又开了,奴才陪您去看好吗?”

他还偷偷打点了宫门口,让人从宫外带好吃的来哄他。夜晚,就在他的床下打地铺,大蒲扇一下一下的,赶走了蚊蝇,也赶走了不安。

那时候他想,这样和李巍过一辈子也挺好。

直到那一日,乌云蔽日,厮杀震天,身穿铠甲的士兵,手提兵刃,一路冲进光明殿,血迹漫天飞溅,大火绵延,活生生的人顷刻间倒地不起。

七个哥哥为了抢一把金灿灿的椅子杀的死去活来。他站在光明殿上,亲眼看见侍卫押着四哥和六哥上来,二哥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他们的耳朵割下来扔进酒坛子里,殿外四仰八叉的躺着大哥和三哥,眼睛和嘴张得老大,各自没了手脚,血沿着青石阶蜿蜒而下。

那个长喉结的女人捧着带血的圣旨出来,于百官前宣读,然后千娇百媚的朝二哥贴上去。

七哥披散着头发,赤着脚跑过,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嘴里大喊着:“天启陛下万岁……”

李静训感到冰凉刺骨的刀刃架在脖子上,轻轻一动,便会割破肌肤,二哥却挥开刀斧手,把他领到熊熊燃烧着的未央宫前,他听到二哥在那些群臣面前悲痛的说:“骨肉相残,乃国之不幸,朕,不忍加极刑,特赐自尽。”

底下的人瑟瑟发抖,却有一个人跳出来,指着二哥高喊:“李静昭,你弑君篡位,屠杀兄弟,谋害大臣,人人得而诛之……”话还没说完,他的头瞬间脱离了躯体,咕噜噜的滚到了台阶下,血喷得老高。

底下有人尿了裤子。

他看着面前浓烟滚滚的未央宫,那是他长大的地方。身旁的二哥朝他一抬下颌,他想那天就要葬身地狱了吧!

也好,死在未央宫,也许魂魄可与母亲相依,再不分开。李静训的心里再无恐惧,竟是无悲无喜,眼前的景象也仿佛变成了那一年的满天飞雪,红梅遍地。

他抬脚往前走,母亲笑着拥抱了他。

身后是百官叩拜,山呼万岁。

已是与他无关的前世了。

等到睁开眼的时候,却是李巍那张沧桑的脸庞,他以为自己死了,李巍来接他了,后来才知道,在未央宫的大火中,李巍从他小时候挖的狗洞钻进来,救走了他,用一个身形差不多的死尸代替,从此以后,宫中再无八皇子李静训。

李巍带着他东躲西藏,没有通关文书就出不了城,他们只能在远离皇城的地方乔装改扮成平民,偷偷的活下去,李静训眼中的世界也俱都变了样子,不再是那四四方方的宫墙围起来的天地,眼前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来往的行人川流不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