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动反派的软肋(双重生)(111)

作者:夸小言 阅读记录

不等寇靖言语,青年人慨乎言道:“此等风范气度、清风峻节,真乃吾等凡人抵命追之而万万不及也!”

从中途巧然偶遇,约定一同前行,至临城之下,这青年人要么寡言沉默半句不吭,要么就适时而出,对着寇靖寇大人一通行云流水的叹赞,直赞的寇大人心花怒放,笑得露出六颗整齐的皓牙才算罢了。

而随从又被半路截胡,也气不动了,干脆闭嘴息嗓,仔细围护在寇靖身侧。

寇靖坦然受用了青年人的夸赞,抚抚新蓄的髭须,瞥他一眼,淡然道:“到江陵了,王爷还要陪着下官一起进城吗?”

王爷?什么王爷?!

几位随从闻言,俱是一愣,丝丝探究的目光顺着青年人宽纳的袍沿往里钻。

青年人却端庄立着,丝毫没有被拆穿的慌乱。他几不可闻的轻笑两声,随即微微颔首,修长的手指一撩,袍帽落下,露出了一张清俊风流的美人面相。

老皇帝家的儿子养的再珠圆玉润,也约莫无一能比得上眼前青年面容之精致。几名随从看着青年毫不作掩的俊朗全貌,心下也已了然。

原来这一路上同行的,竟是那位前朝王爷,如今的广平王,秦肃。

而只是短短几月,秦渊如竟挺拔了不少,雨后春笋似的,连长袍下沿都够不及靴面了。

“什么都瞒不住寇大人”,秦渊如一弓腰,一秉虔诚:“都扮成这般模样了,还是没躲过寇大人的法眼。”

寇靖摆摆手:“王爷纡尊,只是微臣不知王爷此行,意欲何为?”

“叫王爷可太生疏了,我与寇大人一路行来,湍流险川携手掠过,如今也算得上七八分的熟人了”,秦渊如不直面寇靖的问题,自顾自道:“若寇大人不嫌弃,我便唤一声‘伯父’了!”

寇靖从中都来,途径荆州捡到广平王,一路上风光霁霁,雪色轻小,哪有半点的湍流险川。所以这“七八分的熟”,寇靖还真不明白熟在哪了。

可未等寇靖婉拒,秦渊如已是打蛇随棍上,坦然笑道:“寇伯父也不必生疏了,我的名姓字,任伯父随唤。”

寇靖为人行事,虽有偶尔的不按常理,但大多时候还是合规合矩的。如今让秦渊如这么一套胡乱攀亲,他难得的噎了半晌。

你一个前朝皇子喊我伯父?那我岂不是成了前朝皇帝的老大哥?

寇靖肚里犯嘀咕,面上还是不动如山的斯文有礼。

“……客气了。”

一声“小秦”实在是唤不出口,寇靖哑了一下,干脆省了称呼,“那你来江陵是所为何事?”

秦渊如露出一个极灿烂友好的笑容:“来寻人的。”

寇靖“哦”了一声,他从戚尚坤那里已经得知,这广平王与怀南王的瓜葛并不深切,因此也少了些戒心与忌惮。

可转眼又觉得不对起来。

这秦肃的身家全在荆州存着,他来江陵寻什么人?还是在李霄安叛乱造反的混乱时期……

寇靖的目光以肉眼可见的差别,由平淡转成狐疑,他上下扫了秦肃一圈,最终在那张透着邪气的昳丽面庞上,寻到了一丝雪融春到的不同气息。

寇靖合掌了然道:“寻人,难道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

自前朝覆灭,新朝建立,这广平王就一直是掌中钉、肉中刺般的存在。老皇帝想留着他恩威并施用,但秦肃的血脉差别,还是让朝中一众老臣经年如鲠在喉。

朝堂声潮不泛对广平王的警示,只是江南远,秦肃又不用上朝,这才活的没心没肺似的,从不知他的项上人头早早被人盯了个久。

但寇靖是知道的。

早年,秦肃刚刚落定荆州,就有数方人马齐动,暗桩遍布。多年过去,眼看着秦肃似庸庸碌碌,掀不起什么风浪后,数方人马撤了大半。

寇靖也随大流,撤了多半人手,剩下零星几人,保证着秦肃少出异动。

可也是这些老臣万万没想到,首先对龙椅发难的,不是异血异心的广平王,不是中都里剑拔弩张的太子与二皇子,而是在争储里不占什么角色的李霄安。

思及此,再看着秦肃那张恳挚意切的俊脸,乖顺知礼的神情,寇靖竟生出些长辈的慈爱心来。

他也端了点笑意:“算起来你的年岁也不小了,若是有了喜欢的女子,也可以揣度些成家的事了。”

秦渊如颔首,一脸欣喜。可不多时,这欣喜又耷拉下来,变成了难过:“…可我…我配不上她。”

秦渊如的眼睛很大,他不刻意眯着眼扮凶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都清澈极了。如今他一双眼直直盯着自己的靴尖,时而偷偷瞟一眼前方的人群,阖唇微叹,说起话来语气轻而缓,还藏着些许不易觉察的忧伤与畏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