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贵妃娘娘只想当咸鱼+番外(356)

作者:芙蕖 阅读记录

其他大臣也都无有不百感交集的。

国难才见君威之深切啊。

古往今来不是没有王朝遭临这样的大灾大难,可大多都因此民心涣散,国力消逝,像如今大邕百姓这样因念君恩而民心凝聚至此的,罕见至极!

即便如今的大邕一时难脱险情,可大邕人心之盛,空前而绝后。

不过小半月,大邕各处民众齐心赶往黄河及渝州诸县,筹集的善款也尽数运至灾区。同一时刻,黄河沿岸雨势渐弱,赶赴滑州等地的官员也和各州官员一起,着手修复堤坝。

与此同时,整军南侵的北夷人在突破北夷第一道防线后,被引诱深入,于幽州以北被大邕军队尽数击败溃散,不过十日间,北夷由胜转衰慌忙撤军,隋国公世子王佑率军直退北夷军队百余里,于北境之北设立城防。

大邕颓势渐消,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大国新气象!

第273章 册封懿旨,太后嘱托

“陛下算无遗策,自三月起陛下贬斥隋国公世子,令裴庆与昌平伯世子暂代北雁关军职起,裴庆便愈发肆无忌惮地在边境扩张势力为己用。七月里大邕临难,裴庆为捞取军功,又与北夷敌军互通往来,将北雁关驻扎军队舆图泄露于北夷敌将,企图待北夷攻打北雁关时举兵援救,以彰其功。”

说到此处,符申面露憎色,“可惜北夷人狡诈,一边仗着舆图大肆入侵雁门关,一边又诱着裴庆将幽州以北之军领入北雁关,妄想待其兵营空虚趁虚而入。若非陛下早有谋策,令杨来安、中郎将褚崖等人诱敌深入北雁关一举歼灭,又命幽州刺史与王佑伺机而动,及时填补幽州以北之驻兵空隙,莫说北境,幽州只怕也要失守。”

“早在朕登基之初,裴氏便有不臣之心,故意拖延边关战事以求功劳。只是裴家彼时军功显赫,朕奈何不得。”唐昀合上边关才递上来的折子,他做朝堂多年,已不会轻易表现出的喜恶了,只长吁道:“如今总算将其伏法,也算是给边关百姓一个交代。”

“陛下深谋远虑,裴庆通敌,裴氏族人及其部属已经在羁押归京的路上。北夷大军溃散后,仅剩的余部亦被王世子击得节节败退,再不成气候。”

“很好。”他面露欣慰,“令王佑领中郎将之职,暂驻边关。”

“是。”

“黄河沿岸和渝州如何了?”

一旁的尚书令杜宴忙拱手上前,“回陛下,黄河沿岸水势渐缓,滑州、相州等地官员们引渠开流,修筑堤坝,黄河沿岸民生渐有恢复。渝州地区,国子祭酒和吏部侍郎与渝州官员们颇为得力,百姓们受其鼓舞,一扫前月凄颓之势,不过一月便已恢复渝州城盛景。”

晋国公感慨,“陛下治国有方,我大邕险境已解,陛下大善!”

唐昀勾唇,“大邕之兴盛,乃天下臣子之功劳。这些时日,诸位爱卿为国事忙碌操劳,协力助大邕渡此难关,更是功劳显著。吴英,传令下去,待诸事定时,朕要于麟德殿大宴群臣!”

吴英得令,“是!”

“大邕险情已平,这等好消息,朕要亲自告知于太后。”

他起身,诸位臣子皆俯身,“臣等恭送陛下!”

慈安殿,太后靠坐在床头,听他细细说着大邕各处眼下的状况和安排,不禁莞尔,面上尽是慈和与柔善,“我大邕正值兴盛,大难而不倒,后福更是无尽。”她浅浅笑着看他,话语更添亲和,“你沉稳敏睿,知人善用,大邕在你手上,定会更上层楼。”

太后从不说大话,这样的赞誉,发自肺腑。

正因如此,才更叫唐昀像个弱冠少年一般踌躇满志意气飞扬。

“儿子也希望母后能亲眼看着儿子将父皇留下的万里江山开拓出盛景来。”他坐在太后床沿边上,满目濡慕之情,“有母后在,儿子才不觉得高堂孤寒冷寂。”

太后知晓他的心意,心中熨帖之余,也劝他,“臣子忠贞,天下万民归心,他们都是你开辟万里江山的倚仗。贵妃和淑妃贤妃等尽心侍奉你左右,皇子公主们也渐渐长成。即便日后哀家不在,也有人陪伴你身侧,哀家很放心。”

唐昀知道她话中之意,只道:“皇子公主们年岁渐渐大了,除了后妃们,也得母后您亲自看着。日后皇子们纳妻取妃,也还要母后您掌眼的。”

太后闻言就笑,“哀家已然年老,如何还能做到这些。你尽哄我了。”她垂眉轻笑,“你来慈安殿之前,可去过寿安殿了?”

“还未。”

“寿安殿太后是你生身之母,母子纲常不可违,你万不可再冷待李太后。此次渝州平灾,李氏一族也有功绩,待宣抚使回京,按功行赏之时,李家绝不可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