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贵妃娘娘只想当咸鱼+番外(390)

作者:芙蕖 阅读记录

“不不……”李婕妤颇有些紧张,“嫔妾不是那个意思。”

“我知晓你的意思。”顾青昭垂眉,又缓缓抬眼,“你放心,本宫谨记仁清太后教诲,只当今日什么都没听到。只是……”

李婕妤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她话锋一转,“太后那里,你自个儿得劝着,否则若是话语落到陛下跟前。那可比我转述更叫陛下生气。”

李婕妤忙不迭点头,“是,多谢娘娘提点。”

贵妃轿辇起步,绯紫回头远远看了眼矗立在寿安宫大门口外的李婕妤,转过头来,“李婕妤倒是对主子很是恭敬。就是太后娘娘……”

何止是自家主子呢,她看着都觉得心寒。

昔日仁清太后在时,是何等的仁厚,处处叫人厚待着,在唐昀跟前也少不了说李太后的好话,更规劝唐昀,致力于叫他们母子能和睦。

可是李太后呢?一心唯有私欲。

说句不好听的,仁清太后离世,她只怕还暗自偷着乐。

从此以后再无两宫太后并尊的局面,后宫里头,唯她最为尊贵,是毋庸置疑的皇太后。

当真是人走茶凉。

绯紫心头堵得慌,“方才主子为何还特意嘱咐李婕妤,您不与陛下说及此事,其实已然够了。何必管太后在不在陛下跟前说起呢?”

她倒宁愿叫陛下看清李太后的真面目。

撵轿缓缓行着,唯听见细微的脚步声,上头之人沉默良久不曾出声。

绯紫微微仰头,看向轿辇上自家主子。

细雨朦朦中,她的侧影似是笼上一层轻纱,叫人看不清里头的思绪,“仁清太后才过世,若是陛下与李太后骤然不睦,到时民间必定流言四起,少不了还要牵扯出太后她老人家来。”

古往今来,有抚养之恩的嫡母,和生育之恩生母之间的争端就是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两宫太后身居高位,更是惹人瞩目。

若是嫡母才离世,亲生母子就决裂,民间必然会有议论嫡母之过的。

唐昀会被议论不孝,仁清太后也要平白无故背一个不好的名声。

绯紫缓缓点头,心中了然。

“太后一生清明,逝后怎能还背上那些恶名?”顾青昭垂眉,敛下满腔思念,“太后不在了,陛下和寿安宫娘娘再次闹翻只是时间问题。”

“但绝对不是在此时。”

绯紫暗叹主子的远见,“但愿李婕妤能劝得住李太后。”

第299章 裴氏一族结局

秋雨不息,冷风乍起。

紫宸大殿之上,虽然裴氏一族罪责已然定下,但惩治之事上,官员们众说纷纭。

“大邕历律有载,背国从伪者乃十恶之第三,其损毁家国、危乱民生之甚,可堪首位。论罪当株!”刑部尚书直言不讳。

“臣附议,”大理寺卿对裴氏一族所为更是不耻,“裴氏一族得陛下信重,却行悖逆之事,欺君罔上通敌叛国。若不大惩以儆效尤,只怕滋养朝中有此叛心之臣。请陛下重惩裴氏一族。”

“臣附议。”“臣也附议。”

唐昀微微抬手,殿上众人便屏声听他所言。

“诸位爱卿所言甚是,朕也不欲姑息养奸,只是裴氏一族上下数百人,如何定罪?”

“既是叛国之族,株连也未尝不可。”刑部尚书也曾沙场点兵提携玉龙,如今虽已然年过花甲,忠君爱国之心却愈发深切,平生最痛恨此等叛逆之人。

“陛下三思!”御史大夫脱列,拱手道:“虽然裴氏一族罪孽深重,但并非所有人都知悉并参与通敌之事,臣以为,罪不及无辜妻儿,不知情者,当予以宽容,以昭陛下仁厚之道。”

“御史大夫未免太过宽纵。”刑部尚书虽年迈,目光却炯炯有神,横眉竖眼起来,气场十足,“虽说「罪不及妻儿」,可前提是「惠未至妻儿」,论罪时才可轻判。裴氏显赫时他们受惠,裴氏罪孽滔天之时,他们也合该共同受罚。古往今来一味宽纵罪臣之子后引发的乱事不少,还望陛下深切思虑,莫要纵容埋下他日祸端之因。”

“刑部尚书此言差矣!”御史大夫吹胡子瞪眼,“株连之罪案牵连何其宽广,稍有不慎,便可能造下冤案。如今大邕朝局安稳,陛下得天下万民心之所向。值此民生安泰之际,若是陛下过于重惩裴氏一族,会叫天下民安不安。”

“既然是怕冤案,便从主司官员处嘱令凭据皆在再行抓人就是了。此等毒瘤,留着才是叫天下不安。臣再次恳请陛下重重惩治裴氏!”

“你!陛下三思……”

“陛下……”

两人嘴皮子都溜,一吵起来简直唾沫横飞,唐昀两只耳朵都快被他们的声音震出残音了,偏偏都是老臣,他得礼敬着,说着八百年不变一回的词:“两位爱卿所言皆有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