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喜当娘,我靠农场养大三个娃(195)

作者:清水炖咸鱼 阅读记录

李斌心中的压力在这一刻放了下来,“怎么不让他俩回来,不要再待在庄子里了,让他们回府。”

“舅舅,回府可行,但阿宴他们的事情,我和阿宴都想的是先暂时让外人以为他两人死了,更利于我们的调查。”

当背后之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办成,心中总会有有一丝得意,再稳妥的人,都会有放松的时候。

于是,为了让这件事情发酵的越来越大,李斌和秦熙两人直接将消息扩散,以至于没几天的时间,汴京的人都知道清禾郡主和李松宴两人被暗杀,如今下落不明不知生死,连尸体都找不到。

这一消息传开,汴京的百姓炸了锅了。

“朗朗乾坤之下居然有人截杀朝廷命官,何人如此大胆!”

“我猜测该是敌国之人知道清禾郡主在农事上颇有能耐,这是想将清河郡主给灭口,让我朝再无法提升粮食产量。”

整个汴京谁人不知清禾郡主带来的好处,红薯不仅是将汴京人口冬日的饿死率降低,也大大提升了人口的增长,穷人家有了粮食,那就了想将家中人口变多的想发,不说底层人口,就算是这些身家贫寒的学子家,都在添丁,更何况本身就在种植着红薯的村民,家有余粮,就想着为家族多多繁衍。

一学子气愤的一掌拍着桌子,“这些人真是可恨!”

“大理寺在做什么,怎么一点线索都查不出出来!”

“你找大理寺也没办法,若真是敌国之人,敢深入我朝经济中心汴京,肯定是做了万全之策,退路早已想好了,据说李府是第二天才发现清禾郡主夫妻遇袭的事情,就着中间的时间,该跑的都跑完了。”

“不对啊,郡主夫妻两人的尸首都没有找到,怎么确定两人真死了?”

“也是啊,那这大理寺是在干什么吃的。”

学子气愤,汴京的百姓也气愤!大家都在诅咒伤害清禾的人,特别是清禾招来的女工,每天下班后成群结队的拜佛,一面祈求清禾夫妻平安无事,一面祈求伤害清禾的人遭到报应。

早朝,皇帝对着地下的大理寺卿发怒,程大人跪在地上,皇帝一份奏折打向他的头顶:“你是干什么吃的,什么都没有发现,人的尸体你也找不出来!”

“要是无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朕就重新找人来坐!”

帝王一怒,谁都不敢承受,大殿中人人自危,没人敢给程大人求情,而李斌只能在心底对程大人抱歉了,这是他和皇帝商量好的,在众人面前演戏。

阿宴和清禾平安回来的事情,他当然没敢瞒着皇帝,但是程大人他就没说了,就怕事情有纰漏,所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7日时间已过,大理寺什么东西都拿不出来,皇帝当场发怒,也很正常。

“皇上,微臣忏愧,”嫌疑人找到的事情程大人也没打算说,人都没抓到,说了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平息皇帝的怒火。

“但臣一定竭尽所能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请皇上再给臣一点时间。”

皇帝撒完气坐回龙椅上,他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你自己说,还要几天时间。”

这么好说话?程大人都以为自己是幻听了,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管是不是幻听,得到宽裕的时间再说:“皇上,再给臣七天的时间,一定能给你带来好消息。”

“那朕就再给你七天的时间,若是再没有动静,你头上的乌纱帽就自己摘了。”

此话一出,程大人的小心脏都落了下去,这哪里是好说话,这是押上了身家性命了,这官位可是他努力了半辈子才得来的,可不是要了他半条命嘛!

这一刻程大人真是恨死了这暗杀李松宴和清禾郡主的人。

听闻汴京百姓都在拜佛,他觉得他也要开始了。

“李大人,你可要节哀啊。”

张阁老眼见李斌神色疲惫的下朝,特来安慰。

“没想到小李大人年纪轻轻会经历这种事情,李大人要坚强啊。”

“多谢张阁老的好意,”李斌对他这安慰的样子淡淡回应。

“听闻你们在城外的山上寻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小李大人和清禾郡主,若是人真遇不测,崖底可要仔细搜寻的好。”

此话一出,李斌的脑子里闪过一道思绪。

“崖上的打斗痕迹严重,我们没有看到跳崖的线索,张阁老这话倒是给我们提醒了,等我回去就和程大人商议,立刻去到崖底寻找。”

张阁老:“你也是一叶障目了,即在山中遭遇暗杀,当然是要全方位寻找。”

李斌对张阁老拱礼:“多谢提醒,我就先行一步。”

张阁老原本还算温和的脸上在李斌走了之后逐渐冷了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