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女的庶子(34)

作者:明照万里 阅读记录

“山长果真厉害!竟然有三个人考中了!”

宋朗旭眨眼,这算厉害吗?

“当然算!你以为整个京城有多少书院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每个书院出二十人,还有直隶县城等等,一场考试至少上千人参加,能脱颖而出的无一不是人尖子,这还不厉害?”蒋学文俨然变身山长吹,开始细数山长的实迹。

而宋朗旭的思绪悠然飘远,他以前考试,能混个全年级前一百,已然是超常发挥,如何能有信心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击败上千对手呢?但走上这条路就没有办法回头,只能咬着牙硬撑了。

蒋学文声音越说越小,大概也感觉到科举的难度,他叹息着:“罢了,我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没考怎么先泄气了?”

“那我就先和蒋兄约好,来年共登桂榜如何?”

“就这么说定了!”

蒋学文大概受了点刺激,眼看着同一书院的师兄们已经考出名堂,自己还未有寸进,心下羞愧所以立意要好好上进,只是发誓容易应誓难,动脑子背诵辛苦又枯燥,练字一天下来悬的手腕酸疼,谁能坚持的下去?

蒋学文这症状就叫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混喝,能有轻松的,谁会刻意吃苦?

只是每当蒋学文想要放弃时,一扭头看到自己的同桌,啊,又练了三张大字,又背了一篇课文,又解决了一个问题,衬托着他好生无用喔,想想别人才进书院半年,成绩都快赶上他了。蒋学文就觉得老脸一红,哪怕是装模作样,也只得拿起宣纸,一笔一画的开始练字,不知不觉的,就写完了一整篇。

次回的月考,蒋学文赫然发现,自己从原先的十六名,猛涨到第十名,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乐的他走路一蹦三尺高。

蒋学文乐呵呵的把成绩带回家给蒋爷爷瞧,蒋爷爷乐的眉毛父子一把动:“我就说我的乖孙儿聪明的很,以前那是不稀得学!要是认真学了,能甩开旁人十条街!瞧,被我说中了吧?”

蒋学文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承认全是自己的功劳,小声的把自己跟同桌的事说了,每次他想玩时,看着同桌这么努力,总归不好意思,糊弄着糊弄着,就真的学了进去。

尤其是,同桌还会帮他解题!讲的比先生还清楚!深入浅出,循循道来,把原先迷迷糊糊的题目都说的一清二楚,再也不会出现这种他认识字,但是不理解题目的情况。

蒋爷爷一拍大腿:“是个能人啊!什么时候带给爷爷看看?爷爷也想谢谢人家。”

蒋学文迟疑:“那,我去问问?”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时间?

听说是蒋爷爷相邀,宋朗旭想了想还是应约而去。

他在浩然书院待了半年,冷眼旁观着,已然将书院内的学生分成了三大类,第一类自然是家中长辈位高权重或是勋贵人家,送子弟来读书不过是指望他们明理懂事,拘着他们不出去闯祸而已,第二类就是进来打算巴着这些“二代”们的旁支亲属,从小累积交情,以后二代从手指缝里漏一点,也够他们衣食温饱,富裕无忧。

第三类就是他这样的奋斗流,一门心思要读书考试,寥寥无几,跟白纸上的墨点一样刺目难看。

而像蒋学文,虽然也是二代但性格不错,除了有些随波逐流外没毛病,如果不费力,宋朗旭也不介意顺便多说两句,就当是巩固复习了。

听到蒋爷爷邀请,想了想他就去了。

蒋家的位置也在这附近,走路过去一盏茶功夫,才走到门口,蒋学文已经踮起脚在大门口等候,一看见宋朗旭就迎了上来,“提前了一刻钟,你来的挺早。”

“习惯而已,来得早能准备的好。”

宋朗旭抬头看这附近,最醒目的就是左手边的宅邸,挂着一块特别精美的牌匾,金光闪闪的,上书敬国公三个大字。

时人以左为尊,显然这条街上敬国公的地位最高,余下的几座府邸规模也颇大,但还是差了敬国公一截。

蒋学文介绍着:“我们府上从前跟敬国公是同一支,只是后来分家了。”

喔,这中间的亲戚关系宋朗旭也分不清,干脆也就不理会,反正他也是只认识蒋学文一个。

蒋学文在自家恢复话痨本性,叽叽喳喳说了半天,最后把人带到书房,面见蒋爷爷。

书房内,蒋爷爷翻箱倒柜,正在折腾着找出一身鲜亮衣裳,打扮的精精神神,也好见孙子的朋友。

他选了半天总是不满意,扭头问管家的意见,“到底是黑的好?还是蓝色好?黑的称得人更黑但是有威严,蓝的比较和蔼但是没有气势,怎么选都不满意......”

这边厢,蒋学文已经拖着宋朗旭的手,快步迈进书房,扯着嗓子喊:“爷爷我回来啦!”吓的蒋爷爷差点蹦起来,慌乱的扶好衣冠板着脸,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