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做校园公益(70)

作者:五月竹 阅读记录

“听哥的,这棚车买卖你们家国内独一份,未来绝对有市场,趁着还没热卖,赶紧断了别人二次改良冠名的苗头,也算是提前预防钻你生意空子的人。”

于翔:“涛哥您这话真是走心了,老弟记下了。”

于翔和林楠花了大半月的时间拿到生产许可证等手续后,却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先少量生产棚车是可以在于翔店里将就一段时间,但是这并非长久之计。

于是两人开始商量建厂的事,于翔提议建在他的老家余县,弊端是距离临城路途有点远。

林楠却觉得临城郊区边上的福河村最合适,二人经过多次协商最后把厂子定在福河村。

其一,于翔资金有限,他主要管理制作棚车配件,自身经验和运营销售这一方面,其二建厂需要花费大量钱财,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都要由林楠承担,把厂子位置定在哪里,林楠当然是偏向自己所在的福河村。

在村支书刘海帮助下,林楠在村南头向政府租了十三亩的工业用地,总共花了两千三百块租了五十年,一下租下这么多地,她其实还有别的打算,就是为了以后的服装厂不用再去找地皮。

接下来就是建厂,林楠找了张大山,他手上兄弟已经扩展到七百多人的农民工子弟人群,分开两波来带,一边帮政府在临城建钢厂,一边在福河村帮林楠建铁皮厂。

量了量十三亩地周长是380.523米,考虑到需要在这处地面上,陆续盖起铁皮和服装两个厂,最后决定各占一半地皮,然后开始施工。

施工场地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工具辅材,机械塔吊租金,还有人工费等。林林总总将近三万块钱根本不够用。

其实林楠根本没想到棚车需要建厂,而且还这么急,她的预算就没有把铁皮厂算在里面。

之前想到建厂也是建服装厂,眼下手头突然紧了,这可如何是好。

所幸国家为了推动经济发展,鼓励基层创业可以无息贷款,林楠在银行贷款五万,再次拿出两万投入到工厂的建设工程中来。

张大山拿到钱脸上像是要笑出花来,他搞工程那么多年来,每次承包的工地都多多少少需要他这个包工头来垫付工程款的20%来用作建筑所需的各种费用。

这还是头一次有人因为信任他的人品,直接把大部分的工程款一次性都交到他手上的,就冲林楠这份信任,他必须带着兄弟们好好干!

在这儿施工的工人都是附近村子的人,离家近的人直接走路上班,不用城里来回赶路,倒是省出来了不少休息的时间。

就连小水那有血缘关系的亲爹陈大强都来工地干活了,工地已然建在了家门口,这出了名的懒汉可算走出家门开始工作了。

陈大强在工地做小工,他铲灰的时候听到周围有人议论。

工友一:“听说这工厂的老板是咱村里的,还是个妇女。”

工友二:“林楠你都不知道?给咱孩子每月做免费午餐和做校服文具用品的好人啊,她在这儿建厂甭管是做什么生意,只要是在咱村里招人,如果我能够胜任的话,肯定第一个报名。”

工友一:“为什么?”

工友二:“当然是人好啊,你想想,她都能对学校无私捐献,那在她手底下干活的人待遇能差哪儿去?”

“再者,我娘和我媳妇都跟着她做衣裳呢,工钱可不低,只是坐在那儿裁剪衣服一天的工钱,比我在工地卖命卖力挣血汗钱的人挣得都多,咱村里妇女以后收入肯定要超过当家做主的男人了,以后在家里收起土皇帝的派头,不要再仗着自己挣钱辛苦那么蛮横了,听哥一声劝,以后在媳妇面前尽量少提要求。”

工友一非常惊讶:“你说你家婆娘比你挣得还多?”

工友二:“不是,我听你这意思,你媳妇没去跟着做衣服啊?”

工友一:“没有,我家那口子倒是提过一嘴,现在村里妇女都在做衣服挣钱什么的,我想着做衣服能有几个钱?我就没往心里去,只说让她专心在家带孩子,听哥这么一说我才知道做衣服工钱这么多呢。”

工友二:“你媳妇都开口问你了,就说明想去,被你轻飘飘一句话就给否了?你家孩子不是都上一年级了吗?已经能离开大人了,我觉得你回去后还是和媳妇认真谈谈吧。”

工友一:“确实是我没考虑到她想法和感受,我今天回去就和她商量。”

陈大强在旁边阴阳怪气突然道:“生意做不做的成还不一定呢,那林楠终究是个女人,女人哪会做生意?小心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工友二:“陈大强,你少在这儿阴阳怪气的啊,这里最没资格说人家林楠的就是你!要不是人家林楠,你闺女早不知道饿死多久了!让别人养自己孩子,你可真是个孬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