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苏+番外(110)

作者:青衣无袖 阅读记录

“是吗?既然你这么认为,那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但是......”姜素坚定的眼神望着扶苏,说道:“扶苏,我希望你不要再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了,我不希望若干年后看到的是......”,她哽咽了,“一具不腐的□□和他千年执念的灵魂。”

这一刻,姜素似乎是在对两千年后的扶苏的劝告,她摘下身上的玉佩,悬在扶苏眼前,说道:“知道我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想找到这块玉吗?”

扶苏呆呆得望着眼前的玉佩,不明白姜素的意思。

姜素继续说道:“既然你相信秦晓菱的存在,那么就应该相信我现在所说的一切,秦晓菱的灵魂来自两千后,她知晓这一切的结局,这块玉是你在这个时代留给我的东西,但在两千年后它就成为了你寻找我的信物,两千后的你和我一个是残魂一个是碎骨,你知道这一切都是你最敬爱的父皇带来的吗?”

“残魂、碎骨,不可能!不可能!”

扶苏摇头否认自己听到的这一切。

“这是事实,这也是我为何要冒险来到这里找你的原因。”

就在扶苏得知残酷历史的这一刻时,上天突然间飘起了漫天大雪,营帐外传来呼声,“下雪了!”

下雪了。

姜素打开门帘往外看,果真下起了鹅毛大雪,虽说深冬下雪不是什么奇怪现象,但是,这气温断崖式的下降着实让人措手不及。

“为什么这雪说下就下呢?刚刚不是还有太阳吗?”姜素越想越奇怪。

而扶苏则望着漫天飘雪,淡淡说道:“或许这是一种征兆吧!”

“征兆?什么意思?”姜素疑惑得望着扶苏,却见他沉默得望向远方长城。

大雪下了一天一夜,短短一夜之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巍峨的长城被裹上白雪,然而,由于气温骤降,那些修城的人仍旧身穿薄衣,动作僵硬,一个个冻得直哆嗦。

姜素看不下去了,她直接找到蒙恬,让他放过这些可怜的百姓,给他们一条生路。

而蒙恬则拿出身上的另一半虎符,对姜素说道:“素素,见虎符犹如见陛下,陛下有令长城未竣工前,这些人就不能回去。”

“那你忍心看这些平凡的百姓饿的饿死,累的累死,冻的冻死吗?蒙恬你摸摸你内心的良知,是这个屁用都没有的虎符重要,还是长城上几百万百姓的命重要?”

“够了!该怎么行事,本将军自有定数,轮不到你一介女流之辈指手划脚”,蒙恬一怒,将虎符重重拍在桌子上。

姜素被蒙恬这一吼吓得不敢反驳,从来没见过蒙恬对她生这么大得气,姜素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话是否触碰到蒙恬身为大将军的自尊。

或许蒙恬并不是不心疼这些老百姓,而碍于皇帝的命令,作为一个良将他很为难,不愿违背君王的命令,也不愿替君王做暴戾之事。

蒙恬愤愤离开,没多久,姜素就发现长城上的修城百姓已经下来了,他们被安排在长城脚下躲避风雪。

除此之外,扶苏亲自出马,带着手下士兵为这些百姓发放御寒的衣物以及补给的食物。

但是由于修城百姓众多,衣物和食物都有限,发放给他们的食物还是从军粮中拿出来分给百姓的。

姜素也没办法袖手旁观了,只好乔装易容成扶苏手下的帮手,对于物品不足这事,蒙恬已经在想办法向周边的郡县请求支援了。

大雪整整下了三天,长城也暂停修缮了,士兵们就地扎营生火取暖,军粮被发放给老百姓后,这些士兵们早已食不果腹,有些甚至直接抓起地上的积雪往嘴里塞。

而他们的大将军也跟着饿肚子,扶苏见粮食不够,自己忍着饥饿把剩下的军粮留给姜素。

姜素则表示:“这不是办法,周边郡县就没有一个愿意捐粮吗?”

蒙恬摇头叹气道:“我们已经平息很多次小规模起义,周边的百姓早就不愿意提供粮食,我们这些军粮全是靠咸阳那边运过来的,早在两周前我就跟陛下提过咱们粮食紧缺,可陛下迟迟没有回复。”

“你指望秦始皇给你送粮食?他现在可没心思管你们”,姜素嘟囔着说道,“再说了,就是他现在派人送粮过来,也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们得另寻出路。”

蒙恬眼光投向扶苏,眼神询问扶苏该如何是好。

扶苏犹豫了一番,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亲自去借粮。”

“你要去哪里借?”

“方圆几十里能借到的我都去。”

姜素想了想,前阵子她只身一人前来此地,方圆几十里也就一两个郡县,况且还是发生过农民起义的地方,扶苏若只身前往,那些对秦始皇不满的农民军怕是会挟持扶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