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纨绔世子联手后(34)

作者:仲玉 阅读记录

席上的大臣已经有好几个私下结了党派,他看谁都会有疑心。

也正是因为朝中人才济济,故而更不能用,因为不知道用的是效忠自己的臣子,还是为这几个儿子做嫁衣。

所以于情于理,挑来挑去,刚回京的裴景琛反而是最合适的。

先前提到西北战事吃紧,再把收盐的差事交给他,他为了恒国公,不仅会尽心尽力,而且绝不会在盐引数额上做马脚;旁人可就难说了。

其次,正是因为他资质平庸,才能这样放心地用他,控制欲强的君主手下不需要大批智多近妖的谋士,相反,那些只会执行命令的庸才更得圣心。

最后也是他最看重的一点,他的这位侄子没有结党的风险。

戍边八年,初回京连脚跟都没站稳,恒国公性子冷硬,在朝中也没什么至交好友,何况自己这个外侄除了一张俊美无俦的脸,毫无可取之处。

就算裴景琛和五皇子情谊再深厚也对他的帝位毫无威胁,皇后母家的地位确实称得上烈火烹油,奈何五皇子本人体弱,世子又心思浅显。

阖朝,无人比裴家二郎更合适。

高宗似乎心意已定,摆手道:“无妨!准你手持谕旨,带一千轻骑,那都是些不足为道的商贾,不会为难你的。”

众大臣面面相觑,天子手令、轻骑精兵,他们今日不仅看到了什么叫一石三鸟,还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杀鸡用牛刀!

裴景琛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依旧十分不耐,清冽的嗓音里带着几分挣扎:“姑父!”

裴皇后听了先责怪道:“裴景琛,愈发无礼了!”

高宗瞥了不耐烦的青年一眼,面上似乎不悦,但心里却愈发觉得自己这个决定甚佳,也退让了一步,“你替朕收盐引权,回京后朕便允你一个心愿,可好?”

天子一诺,万金难求,这是极大的尊崇了。

奈何这位裴家世子仍皱着眉,似乎还在纠结,片刻后才不情不愿地答应了这件事。

高宗看裴景琛最后还是接下了这桩差事,笑着牵住了身旁皇后的手,淡淡道:“你才回京,要多来内宫走动,朕和皇后都很牵挂你!收盐的事便等到来年春猎后再去也不迟。”

左右逢源,滴水不露,几句话就安抚好了世子的情绪,还给自己冠上了贤明君主的称号。

一听春猎,裴景琛果然面色舒缓,眉眼飞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陛下是万人之君,可不能反悔!”

青年的喜色不加掩饰,就这样明晃晃地表露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落在习惯揣测他人心思的皇帝眼里反而熨帖。

在所有人都跟他生异心时,这位毫无心机城府的外侄总是最好拿捏的。

高宗眼角弯起,露出几丝皱纹,扬声对席下的臣子笑道:“瞧这裴小郎,这是挖了坑等着朕跳呢!若是把这番心思用在正道上,恒国公哪里还会担心你游手好闲呢?”

俊美的丹凤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裴景琛并没有接话。

待高宗和裴皇后离席,这场变故频出的年夜宴也算进入到了尾声,秦姝意与父亲同坐在马车上,都沉默着,只不过心思各异。

一个是暗讽高宗此时确实识人不清,孰不知自己眼中的“庸才”不过是收敛锋芒。

另一个则越来越肯定自己的女儿春心萌动,思虑着一会该怎么委婉地打听这件事。

——

皓月当空,尚书府里还燃着灯,下了马车,秦姝意径直走向了自己的院子,却被前面的秦尚书出声喊住。

“姝儿,你先随爹爹来书房一趟,爹爹有事要问你。”

秦尚书语气凝重,神色也是前所未有的严肃与认真,引得秦姝意也有些惴惴,总担心父亲是不是察觉到了自己和裴景琛之间的端倪,琢磨着一会该如何开口解释。

关上书房的门,室内陷入一片寂静,幽幽的烛火照在鬓发斑白的秦尚书身上,愈发显得庄严。

秦尚书慢悠悠地踱了几圈,心事重重,似乎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可是此事涉及秦府、事关储君,倘若让秦夫人来问,又担心她问不到根处。

秦姝意也紧张地坐在檀木扶手椅上,手中捧着个珐琅暖手炉,手炉传来让她心安的温度。

看着父亲在自己面前走来走去,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她索性破罐子破摔,试探道:“爹爹想同女儿说什么?”

第17章

秦尚书见她坦然平静,也坐了下来,委婉地问:“姝儿,我与你娘亲商量了,我们不是那等迂腐势利的人家,你倘若有心悦的郎君,咱们去问问也是无妨的。”

秦姝意的心颤了颤,莫不是以为她喜欢裴景琛?

一想到那人,她满脑子都是他今晚那句轻而坚定的话,他可以做她手中的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