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38)

作者:当归矣 阅读记录

到了巷子口,俩人各自家去,姜冬月进门后盛了半碗毛豆让唐笑笑吃,然后坐到缝纫机前,把昨天剩的两条袖子三下五除二地缝好,抖开正是一条卡其色的长裙。

这年月不流行卡其色,都觉得它老气,姜冬月赶集时看到,就砍价扯了四米,给自己做了条九分袖开襟长裙,前面从上到下缀着一排白色纽扣,既好看又方便穿脱,还能遮肚子。

穿到身上,裙摆前面稍短些,后面略长些,走起路来自带气场。

唐笑笑捧着碗羡慕:“妈,你的裙子真漂亮~”

姜冬月举着镜子来回照:“漂亮就好,明天你小霞姑姑结婚,妈得撑场面呢。”

第18章 送嫁

人靠衣裳马靠鞍,第二天早上姜冬月把新裙子一穿,唐墨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看了。

他揪揪扣子发现不露,看看裙摆也不短,但心里就是觉着有那么点不得劲儿,绕着姜冬月转来转去:“你就穿这身啊?”

姜冬月不搭理他,举着剪刀小心修剪昨晚上烫弯的发尾。

整个平村镇只有两家理发馆能烫头,起步十几块钱,其他都是用削发器自头顶一层层往下削,效果如何,多半得看自己脑袋形状好不好看。

姜冬月既舍不得花钱,又嫌理发的手艺不精,结婚后先在唐墨脑袋上学会了剃头,后在唐笑笑脑袋上练熟了剪发,抽空还能自己给自己修一修。

昨晚上她为了配新裙子,特意剪了发头帘儿,左看右看,决定土法烫头。往蜂窝煤的眼儿里插两根筷子,等筷子烧焦了拔出来,迅速裹住头发转几圈,再松开时,那头发就烫得弯曲了。

但家里没那些油啊水啊可以护理,自然容易烫坏,所以还得仔细把焦黄的部分修剪掉。

姜冬月剪完最后那点儿,满意地放下剪刀,这才说道:“我这条裙子多好看呀,当然要穿。今天可是小霞结婚的大日子,她嫂子穿得破破烂烂像什么样?就得穿洋气点儿,才能给小姑子撑场面。”

又指挥唐墨换衣裳,“你也不许穿这件啊,穿我上次给你新做的短袖,还有昨天洗干净那条裤子,胡子刮干净点儿,别让接亲的人家看笑话。”

唐笑笑蹭过来,珍惜地抚摸脑门前面的小卷毛:“妈,我的头发要剪一剪吗?”

她这个年龄,看见什么学什么,昨天非缠着要烫头,奈何头发太短,姜冬月便只在发尾略微给她卷了一下,然后把前面的刘海烫弯了。

这会儿小姑娘不知从哪儿找出个小发夹,正试图别到头顶上。

“挺好的,不用剪。”姜冬月说着,重新给唐笑笑疏通头发,编起两条短短的小辫子,最后戴上粉红小发卡,“好看,等开学了还给你编辫子。”

唐墨捯饬着换了衣裳过来,见媳妇和闺女一个穿着黄裙子,一个穿着红裙子,都水灵灵的,虽说不出哪里好,却觉得她俩站一块儿特别好看,心里不禁美滋滋的:“好啦,咱们早点儿过去吧。”

在乡下,嫁闺女的仪式比娶媳妇简单许多,但也不能轻忽。姜冬月刚出巷子口,就看到路两侧每隔一段,就用碎石子压着两张红纸,一路延伸到村口。

平村镇附近十里八乡的都是这个习惯,据说可以避晦驱邪,不惊扰各方生灵,同时告诉乡亲们有人家在办喜事,有点啥事儿多担待。

到了唐贵家,门前用竹竿高高悬着两面红旗,院子里挂着红绸红布,门窗上贴着几个红气球做装饰,很是喜庆。

负责收礼金的两个乡亲正好也到了,唐墨便过去搬桌子、抬椅子,最后铺开账簿,放上收钱的木盒子。

姜冬月从堂屋里端了盘瓜子糖送过来,然后掏出叠放整齐的三张大团结:“写唐墨名字,上三十块礼。”

这年月大家都不富裕,红白喜事随礼有给一两块的,也有给三五块的,三十块可谓实打实的一笔巨款了。

所以出门前姜冬月特别从唐墨手里把钱要过来,“你去招呼人,我去上礼,咱俩分工合作。”

唐墨原本怕姜冬月不高兴随这么多,见她笑吟吟的没有意见,只是想争面子,立马把钱交了。

“老黑媳妇大气啊!”点钱的接过来数了数,对记账的点点头,对方便在账簿上工整写下“唐墨,叁拾元整”。

姜冬月笑道:“我就这一个小姑子,可不得充个大方?”

扫了眼账簿,发现上面只有四个人的名字,唐墨名下缀着红艳艳的“叁拾”,唐贵也是“叁拾”,但木盒子里撑死只有四十块钱。

姜冬月肚里翻个白眼,什么也没说,随了礼就去屋里看唐霞。

“小霞,你和妈在屋里吧?”

自从上次送田螺,把唐霞母女俩逮个现行,姜冬月就一直没来过唐贵家,故这回特意打个招呼,然后才掀门帘进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