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45)

作者:当归矣 阅读记录

左右今天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跟孙梅芝说明白了,无论结果如何,她姜冬月都问心无愧,不用再惦记这事儿了。

孙梅芝也不傻,看着能听进去。

姜冬月越想越轻松,很快吃完饭收拾干净锅碗,又喂了一回鸡,唐墨便带着笑笑回来了。

“妈,你快看!”唐笑笑举着两个老蛄蛹兴奋不已,“我爹挖出来的,特别大!”

唐墨也挺得意:“这两只先泡水盆里养着,爹浇地的时候再给你找个十几只,凑一块儿用盐水煮了吃。”

唐笑笑兴冲冲找盆去了:“我要把它们养在田螺旁边儿!”

闺女一走,唐墨立马压低声音,飞快道:“你愣是不回来,我怕笑笑在家哭才带她去地里,没上河边玩。”

姜冬月:“……行吧。那轮到咱们家了吗?”

唐墨摇摇头:“还在第二道河上浇着,估计三四点才能轮到咱们。我先挡好了埝,后半夜早点儿出门盯着,就不回来了。”

所谓“埝”,就是浇地时在河渠里挡的那道土坡。先用结实的粗棍子横跨河面,然后靠着棍子放下几块木板,再挖土填草地垛起来。等河水流过来,就能被结结实实地挡住,顺着提前挖开的垄沟往地里流。

这活儿听起来容易,但在上闸有水的时候挺难弄,稍不留意就被冲垮了,得眼疾手快才能挡住。

姜冬月看看唐墨湿半截的裤子,说道:“赶紧把湿衣裳换了,再找找你那件厚大衣。我早上去地里给你送饭。”

第21章 老蛄蛹(捉虫)

转天,姜冬月五点睁开眼,唐墨果然没在家,只有煤炉上坐了一大锅水,蒸笼篦里放着俩馒头和五个鸡蛋,也不知道熟没熟。

姜冬月拉开炉门,待水烧开后先倒出一暖壶,再用剩下的做饭。早上照旧是棒子面粥,但扔了几根洗干净的小胡萝卜,增两分甜味儿。

看看南棚子里只有一小把韭菜和两颗西红柿,姜冬月想了想,把韭菜择洗干净后切碎,倒进大海碗,又加两勺面粉、三个鸡蛋和半瓢清水,搅和出一碗顺滑的面糊。

等粥煮好,她将炒菜的铁锅换上去,用炊帚枝蘸点儿油在锅底一抹,再浇一勺面糊,轻轻晃动均匀,很快一张薄薄的韭菜鸡蛋饼就摊好了。

这回面糊多,姜冬月站在煤炉前不断重复,整整摊了十几张薄饼,一大碗面糊才见底。

她挑出来十张放盘子里,用笼布盖好,再用毛巾严严实实裹住,和两个鸡蛋一起放在煤炉旁边温着,然后才回屋叫醒唐笑笑起床吃饭。

“妈,这个饼真好吃。”唐笑笑大口大口地吃掉两张半,满足地摸摸小肚皮,“我明天还想吃。”

姜冬月笑道:“行,明天还给你做。我们笑笑都要当小学生了,等你开学妈再给你做样新鲜饼子吃。”

待吃过早饭,姜冬月拿出新买的铅笔和本子,郑重交给唐笑笑:“先预习,后复习,考试能坐第一席。我上地里给你爹送饭去,你在家照着书上的字描一描,学会哪个字了晚上再给妈讲讲,行吗?”

唐笑笑身负重任,立刻绷紧小脸,认真道:“行!我不出去玩儿,妈你从外面把门锁上吧。”

“好,笑笑真棒。”

安顿好闺女,姜冬月把热腾腾的薄饼和鸡蛋放进提篮,又翻出唐墨的塑料水壶灌满热水,拎着篮子慢慢朝地里走。

走到第三道河一看,自家地头的垄沟已经填住了,踩得结结实实,地里积着一扎多深的水,明显是浇好了。

菜地也跟着浇透了,韭菜绿油油地支棱着,但茄子苗被踩歪了好几棵,俩茄子都埋进泥里去了。

看那大脚印,肯定是唐墨摔了一跤,也不知道碰着没。

姜冬月转身就往第六道河上走,果然看到了唐墨的身影。他正裹着沾了泥水的衣裳蹲在桥头,望着滚滚流淌的河水发呆,有一下没一下地扔小石子打水漂。

“老黑!”姜冬月远远地叫他。

唐墨扭过头,看见姜冬月拎着提篮,墨黑的眼睛立马亮了。他跳下桥头,活动活动腿脚,问道:“这么早就来?带馒头了吧?”

折腾大半宿,他肚子早饿瘪了。

近前一看,居然是韭菜鸡蛋饼和俩鸡蛋,还冒着热乎气儿,唐墨喜滋滋地伸手就抓:“嘿,这个好!”

“先擦擦,”姜冬月拍开唐墨的手,把毛巾塞给他,“也不看看你那手上多少泥。”

“擦啥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唐墨嘟嘟囔囔地跑河边涮涮手,在毛巾上胡乱蹭两下,立马抓起薄饼狼吞虎咽。

三口并作两口地吃掉四张,他才就着热水慢慢把剩下几张饼嚼了,吃完摸摸肚子,那满足劲儿简直和唐笑笑一模一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