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9)

作者:当归矣 阅读记录

又拉住林巧英皱巴巴的手,郑重道:“妈你别难过,村里行好的都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咱处事对得起良心,是别人对不起咱们。将来都到地底下碰头,见了我爹也有话说。”

“眼下你搬出来了,我跟姐姐往后送点儿东西,也不怕浪费了。你就安心住着,缺什么咱慢慢添置。有我跟姐姐在呢,保管不能缺了你的粮食衣裳。”

大闺女在耳朵边哭骂了一早上,终于让小闺女给劝住,林巧英的脸色也舒展开来,低声道:“冬月说的在理儿,是这么回事。”

“对,咱俩给妈养老,日子也能过。”姜秋红渐渐回过味儿,觉出先前说话有些过分,别别扭扭地补了几句宽心话,就拎着桶开始压水。

姜冬月把肉和豆腐拿出来:“姐姐,咱们中午吃面条吧。”

“行。”姜秋红压满一桶水倒进瓮缸,安排道,“你先切肉,我待会儿擀面。肉也让我炒吧,静静在她们学校食堂吃着个秘方,前两天试了试,比平常炒的好吃。”

姜秋红嫁到了高家屯,前后生有两儿一女,静静是最小的闺女,去年刚上初中。小姑娘随了亲妈脾气,也是个爆辣椒,干活念书都挺利索。

姜冬月应了一声,进屋找到那把笨重的铸铁刀,顺便把唐笑笑放出来。

“妈,妈,”唐笑笑绕着姜冬月转来转去,像只叽叽喳喳的鸟,“你今天是来接我的吧?你在家想我了吧?”

姜冬月笑道:“当然想你,你爹也想你,今天就带你回去,不能总淘着你姥姥。”

唐笑笑:“我可听话了,我帮姥姥拾柴火,给姥姥拉风箱,什么都会干。”

她转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发现姥姥去门口泼水,大姨回屋里拿锅,忙趁这点儿功夫小声问姜冬月:“妈,姥姥以后是不是就在这里住啦?”

姜冬月把刀在瓮沿上磨了磨,一下下切着猪肉:“对,就在这儿了。这是你姥爷盖起来的房子,妈小时候就住在这里。”

唐笑笑瞪大眼睛,声音更小了:“这个房子会不会塌呀?”

前天大舅舅给了她两毛钱,让她出去自己玩,她跑到小卖铺买了四块糖,回来就被大妗妗带到这里,让她跟姥姥作伴。

唐笑笑虽然胆子大,夜里还是吓得睡不着。风那么大,雨那么大,姥姥家的房子倒下来可怎么办呢?

她指指身后的两间北屋,特别是外侧风吹雨淋留下的浅坑,发出小小的气声,“我找了两天啦,没有砖,都是土。”

在唐笑笑的记忆里,她见过很多房子,有红砖盖的,也有蓝砖盖的,只有小孩子才会用土搭房子,稍稍一碰就倒了。

她偷偷试了试,姥姥家的房子碰不倒,可是用手一抠就能掉一块儿,要是有人一直抠一直抠,不就穿过去了吗?

姜冬月“噗嗤”笑出声来,难怪她总觉得笑笑今天格外严肃,原来这么点儿小人儿还藏着偌大心事呢。

“姥姥的房子叫土坯房,当然都是土啦。”姜冬月说着,把切成片的把猪肉放进碗里,少倒点儿酱油和盐腌起来,开始切豆腐块。

切完又择杏茵菜,边干活边给唐笑笑解释,“用黄泥混稻草,搅和起来倒进模子里,就能做成土坯。先阴干再晒干,然后拿来盖房子,很结实的。回头有空了妈带着你在村里转转,好几户土坯房呢,没事儿,能撑住风吹日晒。”

土坯房当然不能和砖房比,好在她爹为人实惠,干活不惜力气,做的土坯厚重结实,至少三四年不用修补,下过雨沿墙根儿垫些土就行。

等将来房子不结实了,她就把林巧英接出去住。

说来可恨,笑笑六岁大的孩子都担心姥姥房子会不会塌,她三个兄弟居然想都不想,连多糊一层土坯泥都没有,真是黑透了心肝肺。

姜冬月暗自感慨,又安慰了笑笑两句,小姑娘得了来自妈妈的保证,心下大定,蹦蹦跳跳地去找姥姥烧火了。

她刚学会拉风箱,觉着呼呼的特别有趣,也不嫌热,一推一拉很是卖力。

“姥姥,我喜欢这个家,以后你再养几只小鸡行吗?像我家那样的鸡就行。”

林巧英擦擦眼角笑起来:“好,都听笑笑的,买了小鸡让你喂。”

“太好了,我们拉钩~”

第5章 手擀面(捉虫)

四个人一块儿忙活,很快就做好了午饭,热气腾腾的手擀面浇着厚厚的肉卤,一口咬下去,猪肉软嫩咸鲜,豆腐丁裹着半透明的芡粉吸饱汤汁,吃起来格外美味。

姜秋红很得意:“静静这秘方还行吧?”

“好得很呢,我看都能开店了。”姜冬月挑起一筷子面,“城里饭馆都不一定有你的手艺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