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躺平了(美食)(639)

作者:凌又年 阅读记录

但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无意中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当然了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总之当初她和存山,还有朝阳都有做错的地方。

再加上,她多多少少也能理解朝阳的心情,怕心爱的人被抢走,怕失去正清……若是换了她在朝阳的年纪,正和存在情深义重之时,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说自己才是存山的未婚妻,她可能……也不甘心相让。

但,婚约本来就是昭朝的,朝阳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该表现出来,更不该跟昭朝争。

说到底,还是她错了。

她当时想得太简单,只当昭朝和正清并无情意,朝阳和正清青梅竹马,拆散了他们,朝阳和正清伤心不说,也会让两人对昭朝生出恨意,觉得这婚事就成全朝阳也不算什么,总归他们会给昭朝再寻好的,真心相爱的。

却没想到,这么做对昭朝的伤害有多大。

林月婵后悔不已。

现在两个女儿都不在自己身边,还都跟自己离了心,林月婵觉得这都是老天爷给她的报应,可她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朝阳她已经送出去了,昭朝也不愿意回来,更不愿意认她,就连儿子都不回家了,林月婵每天都要靠汤药才能入睡。

也许是她自欺欺人,不愿意相信自己养出的孩子心肠那么坏,会散播诋毁昭朝的言论。

但穆初元可就不这么想了,穆初元在妹妹面前没有表现出什么,也没询问,而是寻了个机会,直接去了庄子上质问穆朝阳。

在穆初元看来,打从朝阳还贪图父亲母亲的宠爱和同自己的兄妹之情,不肯放手正清表弟,他就已经看清了她的真面目。

以柔弱无辜之态,博取同情,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若真的不在乎,什么都肯还给妹妹,妹妹又何至于被逼到搬出伯爵府,又何至于声名狼藉,成了满京城的笑柄。

彼时,穆朝阳还在幻想着正清哥哥金秋高中,明年春闱连中,风风光光娶她进府,届时,再无人能够阻拦她和正清哥哥,一听到丫鬟来报,说是大少爷来了。

她还以为哥哥是想她了特意来看她的,她大喜过望。

却没料到,刚跑出去,一声‘哥哥’还没出口,就遭到哥哥劈头一顿质问。

穆朝阳当场就被质问懵了。

她悲痛不已。

如今她都从伯爵府搬了出来,还不够么?

哥哥竟然还怀疑,是她诋毁穆昭朝,散播的流言污蔑穆昭朝。

但无论她是解释还是辩白,还是最后无力地发毒誓,哥哥都不信她。

临走还丢给她一句:人总要为自己做的事付出代价。

穆朝阳百口莫辩,怒急攻心吐血不说,穆初元走后,她还大病一场。

病到下不来床,父亲母亲都没有来看她,只是请了大夫日日给她看诊,各种药和补品都未曾少她分毫。

这种种打击下,穆朝阳的病就更难好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

这日穆昭朝凭借着念儿弹她送的一曲琴曲,在京城声名大噪。

《战台风》的曲谱也被当日参加寿宴在场的听过的人给扒了下来,一时间在京城甚为流传。

甚至是当场就有人把曲谱给背了下来。

比如音痴秦跃。

秦跃可比旁人天才多了,听一遍立马就记在了心里。

他甚至都没等到生辰宴散宴,寻到机会,就兴冲冲跑到穆昭朝跟前,堆砌着各种华丽的辞藻来表达他对穆昭朝的崇拜。

表达完崇拜后,扭扭捏捏表示,穆大小姐可不可看在他干活那么勤快那么用心的份上,也给他谱一曲。

他是真的有些羡慕小县主,能得这样的曲子,他也想要。

穆昭朝

平日里就是个音律小白,这一首都是因为曲风适合她做事的时候放,听多了才记下来的。

而这首又刚好适合念儿的家世——骁勇世家,金戈铁马荡气回肠,很合适,再加上念儿自己的性子也适合这首曲子。

诚然适合秦跃的曲子肯定也有,但很遗憾,她听得少,不知道是哪首,也没记下来。

“曲子不是我谱的,”穆昭朝只得跟秦跃解释:“刚刚我也说了,是偶然听一位大师弹过,记下来的,我也是真的不会写,秦四公子素爱音律我知晓,但我真不会,爱莫能助。”

秦跃不信。

他觉得穆昭朝是不愿意给他写,才故意用这种‘大师’来婉拒他。

什么大师?

他走南闯北,可从未听从旁人那里再听过这曲子。

这样的大师,他更是闻所未闻,在他看来,这曲子就是穆昭朝写的!她就是谦虚,要么就是觉得他不够格,怕被人找上门,才故意说是什么‘大师’。

既然穆大小姐都表达了不愿意,秦跃倒也识趣,没有再过多纠缠——毕竟大师都是很有脾气的,万一把人纠缠烦了,那以后就更没机会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