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躺平了(美食)(794)

作者:凌又年 阅读记录

这就罢了,太子薨逝,礼部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准备。

除了皇上表过态,礼部的人是活腻了么,敢在这样的事上含糊?

那必然是皇上还是盛怒上,不准,或者也不是明确的说不准,就是发火了,这事就只能先搁置着。

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一句,皇上动了大怒了。

自上而下,自然都处处小心。

当然了,小心归小心,新的储君到底谁才是最正当最有资格的那一个,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是戴功归来,声望极盛的宸王,还是占着长子之位中规中矩的大皇子宁王。

亦或者,菱王也不是没有资格,其母妃位居皇贵妃,最得盛宠,菱王又聪颖博学,也是个上佳人选。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立皇太孙。

太子一派,自然是希望能立皇太孙的。

但其他王爷极其门下也不是吃素的。

立皇子那是名正言顺,立皇太孙,阻力可就大多了。

且最尴尬的是,太子妃无所出,太子仅有的三个儿子,都是侧妃所出,其中两个是玉侧妃所出,名位上,又差了些。

但也不是不能运作。

总之,在武义帝还在因为太子的死悲痛愤怒时,这片哀切沉沉的黑云下,已经暗流涌动。

各方都已经开始了布置。

当然,除了御王爷。

御王爷打小就不爱读书,最爱吃喝玩乐,成亲后,封王建府,就更是把吃喝玩乐玩只想做个富贵王爷的宗旨表现地淋漓尽致。

压根没有朝臣觉得他有可能成为储君,自然也没有人站他。

不过倒是有几方想要拉拢御王爷,毕竟,御王爷虽然不争气,可他有个好儿子平远郡王啊!

在世子还未承袭爵位的情况下,先有爵位,历朝历代也都少见,至少在孙辈儿里是拔尖的,还在军中有不逊宸王的威望,自然各方都想拉拢。

聂峋进宫的时候,就一连接收到了好几拨示好。

包括宸王。

宸王自是不缺聂峋这个皇侄儿的助力,但也不能让他被别人拉拢了去,否则,不就与他势均力敌了么?

聂峋一概不理会,只当没瞧出这些人的意图来。

哪怕在他看来宸王胜算最大,他也没有表露丝毫——毕竟他也有不可对人言的.欲.望。

那个位置,他也想要。

只有那个位置,阿棠才能一世安乐。

到御书房的时候,御书房已经到了不少人。

除了诸位王爷宗亲还有成年的皇孙门,还有三公和重臣。

原本众人都以为皇上是要吩咐什么重要的决策,亦或是商议重要的事——比如新太子的人选,太子的后事等等。

但皇上一言不发,所有人在御书房站了一整个上午。

直到正午时分,皇上这才掩下一脸疲惫,让所有人都退下。

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皇上此举是为何,还是太子太傅鞠了一把泪,颤颤巍巍询问太子的后事。

礼部也不准备,就这么晾着,到底也是一国储君啊,也太不成样子了。

太傅一开口,原本已经退到门口的众人,又都停下来,等着皇上安排。

一上午,皇上的火气稍稍消了些,也已经接受了现实,只是太傅这个时候提后世,依然让他很不爽。

就在这时,皇后娘娘也亲自过来,白着脸,摇摇欲坠地询问如何安排后事。

人死如灯灭,皇上见皇后如此,也有些心软。

最后皇上还是松了口,太子在册立前已然有封号——晋王。

便按亲王仪制下葬。

这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惊了。

皇后娘娘苍白的脸色更是在这一瞬间如同死灰。

这是摆明了,不会立皇太孙。

皇后娘娘本以为当着众宗亲重臣的面,皇上会顾忌几分他们多年的夫妻情分。

却没想到……

但一切尚未有最终定论,皇后娘娘恍惚了一会儿,还是撑住了没倒下。

等消息从宫里传出去后,朝堂上下关于新储君的选择更是讨论上了天。

哪怕皇上什么都没说,但谁又能肯定,今日皇上召见众人,不是在挑选新储君?

今日可是皇子和成年的皇孙都去了。

聂峋对此并无特别大的反应,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哪怕之后的拉拢越发激烈,他都一直稳如泰山,压根没给任何一方松口。

就连御王爷都频频接到示意,御王爷自然也知道储君之争的激烈,他虽没那个心思,但不代表他是个傻子,也十分清楚这些示好都是因为聂峋这个儿子。

莫说找回了这个儿子,就是没找回,他也不想站队。

做个富贵王爷,他觉得挺好的。

为了防止被堵,他干脆天天进宫陪着父皇,悼念三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