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躺平了(美食)(826)

作者:凌又年 阅读记录

备好的马车,到底还是坐上了,但穆昭朝没有进宫,而是直奔城门。

穆昭朝一行人刚出城,城门便缓缓关上。

大白天关城门,穆昭朝心头顿时一沉。

她本能地想要下马车,趁城门还没关紧,回城去,却被莫青盏及时拦住。

“王妃安然无恙,殿下方能无后顾之忧!”

穆昭朝担心聂峋担心的要命,但也知道莫青盏说的是实话。

她留下,只会拖聂峋后腿。

她不在,若实在没有法子的紧急时刻,聂峋的武功造诣,保命还是没有问题的。

时间紧急,若被大长公主知道和宁王知道她已经出城,怕是会派人来拿她,她不能给聂峋添乱。

最后看了一眼只剩一条缝的城门,穆昭朝这才咬牙收回视线:“走。”

千算万算,没想到大长公主居然会联合宁王造反,这是原书中没有的剧情,但她已经提前隐晦地提及过宁王和宸王之争,聂峋早有准备,这次应该能安然度过……

马车出了城就往南走,同早就准备接应的人汇合后,又掉头往东,在一片密林绕了一大圈后,最后安置在了落霞山后山的一处农家小院。

当天下午,本该和皇后一起诵经祈福的大长公主,突然带着宁王出现在百官面前,当着满朝文武宣读圣旨,直言皇上已被逆臣宸王囚禁,侍卫冒死送出一道陛下的旨意,传位于宁王殿下。

满朝哗然。

原本的宁王一党自然当即跪拜新君,大呼万岁。

但其他人,并不认这道圣旨。

利益相关的宸王一党,最先对这道圣旨提出质疑。

紧接着就是保皇派的合理询问。

碍着大长公主的威望,在不知道真实情况下,保皇派初初的言论还算温和。

但宸王一党可就不一样了,大长公主宣的圣旨里,可是直接就把他们打成了叛臣乱党,那是要杀头抄家的!

他们直接就喝出了真相,大长公主和宁王才是乱臣贼子!

趁着皇上出宫,假传圣旨,还反诬宸王殿下,狼子野心,其心可诛!

旁人或许不清楚,但宸王一党可太清楚了,他们拥立的宸王殿下,并没有在这个时候造反,造反的根本就是宁王和大长公主!

再一联想今日大长公主召集了京中命妇进宫,这是摆明了要拿家眷做人质。

反应快的宸王一党,马上就把猜到的真相大声喝出,激进者更是就地取材,扛着桌椅灯架当兵器,势要与乱臣贼子同归于尽。

还有人见形势不对趁乱要出宫。

但大长公主和宁王既做了此事,就是做了万全准备的。

这些人刚出了宫殿门,便被御林军给押了回来,不止如此还层层包围了大殿,不准任何人出入。

什么意思,登时不言而喻。

因为提前有了长公主送来的消息,聂峋这边派去的人已经探知到了呈祥寺祭天祈雨的皇上的消息。

宸王确实反了。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宸王以为自己有皇上在手上作为筹码,却没想到宁王联合了大长公主趁皇上不在京城时,假传圣旨,釜底抽薪。

只要大长公主和宁王动作够快,在皇上和宸王回京前尘埃落定,宸王也没翻身的机会。

宸王在这边收到宫里的消息,立刻纠集手下将领,‘护送’皇上回京,处置乱臣贼子,拨乱反正。

此去呈祥寺,銮驾走了整整一天,但如今的返程却只用了半天不到。

傍晚时分,宸王便已经率大军抵达城下。

这一场豪赌双方都赌上了身家性命,不止是自己的,还有一众追随者的,自然不可能退。

天一黑宸王便开始攻城——越早攻下城门对他越有利!

若等城内一切尘埃落定,他就是进了城,也是败寇。

这一夜,注定了所有人都无法安眠。

穆昭朝也是一样,她一直派人去打探京城的消息,一直到天亮,才收到聂峋的手信,知道他暂时无恙,这才闭上眼睛眯了一会儿。

这一眯也没眯太久,约莫一个时辰,穆昭朝便醒了,一醒来就问前方战况如何。

“很是胶着,”莫青盏也有些担心城中的家人,但宁王和宸王争的是皇位,是天下,肯定不会对百姓下手,否则就算这一仗打赢了也坐不上皇位,他怕的是有人趁乱浑水摸鱼:“看下午有无援军,或者城内的人有无重大突破。”

话落,瞧穆昭朝面色很是不好看,眼睛里也都是血丝,莫青盏不忍心道:“不过王妃放心就是,殿下是不会有事的,而且这场……应该也不会持续太久。”

持续太久,对两方都不利。

这是宸王和宁王的共识。

上辈子,宁王和宸王为了争位,确实也有过这样一战,只是现在提前了好几年,但莫青盏仔细分析了下,形势和上辈子也差不多——宸王和宁王双输,御王意外勤王成功,登基为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