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难为(108)

作者:寿半雪 阅读记录

“昨天夜里不是说要看四书吗,怎么又做起女红了?”孟望慕拿起绣绷,蹙着眉问道。

做绣活有什么用,读书才是正经事,要不是当年父亲让自己跟着哥哥读书习字,自己和女儿都没有机会逃出生天。

“秋儿方才看完了书,想起娘…父亲荷包破了,所以想缝一个新的,”秋姐儿指着上面的树说,“你看,这棵大树是你,旁边的小树苗是我,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孟望慕大受感动,与此同时,她听到苗这一字,心中思绪纷飞。

百年前王相公设青苗法,本是良策,却被用以压榨民脂,成了害民之法。

但时有不同,方法也可以随事变通,稍一改变,便可救灾恤患!

“真是我的乖女儿!”孟望慕抱着孩子转身回了房间,她要立刻研磨开写。

*

公主府

廊中放下了卷着的竹帘,这样行走时也不会被强烈的热意照到,午时下了会子阵雨,虽短促,却浇透了日渐干涸的土地,泛起丝丝凉意。

“公主。”孟望慕作揖行礼。

“孟姐姐……”章颂清和孟望慕两人并肩行走,绕着廊桥散步,余光扫到有人朝他们这里走来。

荀应淮身穿靛蓝色圆领长衫,领口袖口都镶绣着云翔符蝠纹,发带随风吹动,显得轻盈飘逸,接连半月早起跟着花锐习武,他胳膊上的肌肉逐渐凸显,展露一种昂然的气势。

除了步伐比往常快些,一切都很完美。

章颂清心里暗笑,假装没有看见他,准备扭头继续和孟望慕说话,就听到遥遥一声:“孟大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孟望慕被他的装扮闪了一瞬,心说哪来的花孔雀,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探花郎,下官有一策献给公主。”

荀应淮不动声色地和她们一起站在了廊下,原本刚好够二人通行的长廊霎时显得有些拥挤。

献给公主,怎么不说写一篇文章给我,明明我才是他的上峰,他该不会是故意来亲近公主的吧?虽然孟望明也算公主的幕僚,但是他们一起在廊下散步算怎么回事,连廊统共才三丈宽,远远望去郎情妾意,还凑得这样近。

听了孟望慕的描述,章颂清点点头,“以米为钱,取常平仓中大米作青苗钱,散与人户和灾民,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其中还有缺漏,富者可以在来年补上二成利钱,可富者既为富者,自然不需要调度,而贫者借易还难,日子过得好不好全看天,万一来年没有风调雨顺,仍旧补不上米债也是有的,更何况用此方法救济荆州等地的灾民与流民了,难保王相公当年的后果会重演。”

章颂清和孟望慕分析了一遍利弊,接着告诉她:“三月前我们已定下解决之法,正待这几日呈到皇帝舅舅那里。”

荀应淮上前一步,“一旦献策,就会有人前往荆州赈灾,你可愿往?”

孟望慕求之不得,远离上京对她百害而无一利,还以为至少要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待上三年才能外放,现在前往荆州,不仅不用等待三年之期间,也给了她一个干实事的机会。

“臣愿意!”孟望慕眼里满是感激。

“先不急着上奏,他们明里暗里争了这么久都没人说话,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得有个人做先锋才行。”章颂清主张先按兵不动。

孟望慕点头,“好,臣等公主号令。”

定下人选后,章颂清用手遮了遮有些上扬趋势的嘴角,没办法,憋太久了。

她怕荀应淮被自己的醋味熏死。

“人送走了,探花郎尽可心安了吧?”章颂清柔弱一歪,顺势坐到一旁的美人靠上,望着小池塘中的两尾鲤鱼神色忧郁。

荀应淮哑口无言,直觉她这种语气不像是在生气,倒像是在撒娇,“我,我没这个意思。”

“探花郎如果当真没有责怪我的意思,何必这样急匆匆地赶来,难道还怕我和她有点什么不成吗?”章颂清嘴巴微撅,盯了荀应淮半晌,声音软弱无力,活像个娇气包。

“公主,你误会我了。”不算重的话落在荀应淮耳朵里成了天大的事,他也不顾上莫须有的直觉,赶忙为自己辩解道。

章颂清眨眨眼,骗到了?

“你如果不是怀疑我,穿这么好看做什么,总不能是为了勾引孟大人吧?”她手往美人靠上一搭,腰肢整个靠在上面,侧身询问。

她今日穿的是烟紫色的薄衫,丛鬓由一支绞丝玉簪盘起,蛾眉如凝翠染上,淡粉的脸庞加上薄红不艳的妆面显得她更加清丽脱俗。

荀应淮眼尖地发现,公主头上唯一那支玉簪是自己所赠。

他拽了拽腰间的绦带,右手抓住凭栏,难以启齿道:“怎么可能是为了他,我是为了……公主。”

上一篇:七零海岛夫妻 下一篇:太女娶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