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难为(156)

作者:寿半雪 阅读记录

她这是,得救了?

低头整理了一下思绪,良久,孟望慕用袖子擦干了眼泪,问道:“敢问公公,陛下怎么会赦免我,莫非是有什么喜事大赦天下?”

“孟大人,奴才看您是高兴糊涂了,如果是大赦天下,又怎会再送过来一件官袍?这是要复您的职,”太监喜气的包子脸上满是笑容,“官复原职是好事啊,大人这也算是有惊无险,定会有后福等着!”

太监将上京这几天发生的事都绘声绘色讲了一遍,才叫孟望慕相信自己不仅不用回去领罪,而且还能继续当荆州刺史。

考虑到她现在的状况,特意带来了崭新的官服,毕竟之前那套,可能早就不知道被扔到哪儿去了。

“这话说回来,大人与探花郎共事不到两个月,竟能让两位公主以及探花郎不遗余力地为您说话,真是难得。”太监还是掬着笑,没有立刻让孟望慕去马车中休息。

“是陛下不忍荆州百姓苦于危难之中,公主与探花郎上察圣意,臣定当鞠躬尽瘁,在其位谋其他职,为陛下分忧,”吃下定心丸,孟望慕颔首,躲开太监探究的眼神,绝口不提和章颂清他们的交情,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朝着太监行礼,“有劳公公跑一趟。”

太监见撬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拍了拍手让人端着衣服上前来,“大人,您的官袍。”

他们是惯会审时度势的,即使陛下说的是让孟望慕治理荆州且无诏不得回京,但是谁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意思,再拿她当犯人看待呢?

话音刚落,就有两个宫女搀着孟望慕进了马车,伺候她洗去身上的脏污。

押解的囚车换成了一辆装备齐整的马车,还额外准备了一些好入口的松软干粮,另两桶水给她洗漱。

事情都办妥帖后,太监带着一干人等和孟望慕拜别,“前方就是平州,荆州疫病已大致平息,大人若是想要在那里休整两天再折返,也是无碍的。”

“多谢公公。”孟望慕目送他们往上京方向出发,回过头正了正官帽,接着把手按在因为填满了食物而轻微抽痛的胃部,如释重负,想了想,“即刻返程吧。”

在马车的颠簸中,她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动静。

车壁上似乎传来了钝钝的敲击声。

第80章 救救我们

◎她像是被吓得魂不附体,连说话都开始语无伦次◎

官道宽敞, 车辙在干燥的沙土地上压出两道明显的痕迹。

“停车。”孟望慕仔细感受了一下声响的节奏,其中有规律可寻找,而且集中在自己手边这一块, 显然是不想让他人听见。

她掀开车帘,两边随行的官兵立刻上前, “大人有何吩咐,可是身体不适?”

“本官欲登东[1],你就在此地等候。”孟望慕走下马车,头也不回地对身后的官兵吩咐道。

众人理解,齐声道:“是,大人。”

行至密林,孟望慕四处看了看, 确认没有人跟上来,“出来吧。”

“孟大人, 是公主和姑爷派我来的。”一个身上插了许多树枝藤叶的人霎时出现在孟望慕眼前。

长行说明来意, 又将两份信都放在她手上,“随车跟行许久, 始终找不到官差懈怠下来的机会, 原本已经想着今日中午再不行就只能来硬的, 谁知柳暗花明,大人得到赦免, 恢复了自由之身,实乃天大的好事。”

孟望慕神色放松下来, 她摊开手上的信看了看, 见第一封中是些宽慰鼓励的话, 面带感激道:“公主又救了我一次, 她的知遇之恩, 我没齿不忘。”

接着又打开第二封,“这是探花郎写的?”

长行摇摇头解释道:“昨日又有一兄弟赶来,言明是公主所写,姑爷誊抄,共两份,一份往荆州送去的,姑爷说若您已无生志,这另外一份是让我找机会给您,至少想想家中的孩子和荆州患难的百姓,只要活着,总有无限希望。”

不久前,章颂清还在和荀应淮冷战,她酒后醒来的那个清晨,趴在桌上写写画画,想了几个解决荆州河道困境的点子记在纸上。

这都是她近几个月绞劲脑汁想出来的,因为对水利不是十分感兴趣的缘故,也只是在早些年粗浅看了一些书,自觉在实行中可能产生错漏,便直接将东西放到了松霜斋的书桌上。

并在最下方留字,让某人润色改善一二。

荀应淮晨起后发现了她略显霸道的话,沉了一夜的神色松动,看完详尽的图纸后眸中闪过惊艳和欣赏。

他提起笔将其中的埭坝中间部分改为绞关[2],这样就能减少许多人力,再提议增添用途,不止作为征税之处。

埭坝是用土石建造的小堤坝,可做拦水之用。

上一篇:七零海岛夫妻 下一篇:太女娶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