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难为(69)

作者:寿半雪 阅读记录

仲嘉良正襟危坐,点头受教,他这位好兄弟比自己厉害多了,跟着他说的走准没错,“不过接到帖子的人不在少数,如果真是结党营私,未免有些太显眼了,费那个功夫做什么?”

“外面只知道皇帝舅舅病了,却没说是因何而病的,那方大人是个五品官,怎么敢在这种时候举办宴会?等到席上透露了点什么,传到陛下耳朵里,立即将众人结为朋党,以一个妄议宫中的罪名抓起来,多半是背后有人指使。”

章颂清撩开挡风的薄竹帘,走到荀应淮边上坐下,嘴上给仲嘉良解释。

垂眸看到荀应淮手上写的东西,他正在改提纲,那第三册 肯定很快就会问世了。

她盼着荀应淮赶紧写完,一来自己想看,二来是过阵子要忙起来了,这样清闲的功夫没给他们剩多少。

最后的松快日子啊。

“公主。”仲嘉良给章颂清鞠了一躬。

“不必拘礼,都是自己人,”章颂清大方地抬了手让人起来,“对荣妃和两个皇子的旨意还没昭告天下,这个节骨眼去赴方大人的宴无异于送一个把柄到他手上,日后什么时候用全凭他的想法。”

声音清亮,简单几句话就把形势给仲嘉良分析得昭昭在目。

荀应淮那从章颂清进来后便一直在她身上的目光终于舍得移开,附和道:“嗯,公主说得对,这帖子的重点不在于附庸风雅,而在于参与的人和说出的话。”

仲嘉良算是发现了,他荀兄已经公主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一句“自己人”就把他勾得五迷三道的了。

“临到期了,如果以恰好病了为理由回绝显得突兀,这样吧,让人拿着公主府的腰牌,就说建德公主听说二位丹青不错,邀至府中与探花郎一道作画,你们不想驳了本宫的面子,向方大人告罪,想必也是能体谅的。”

公主取下腰上的宫牌,有了这个,就能在各处畅通无阻,毕竟谁人敢得罪建德公主呢?

章颂清这番周全的话一出,仲嘉良当即想给她磕一个,别说荀兄了,自己现在也五迷三道的。

公主人又漂亮,还这么给他们擎天护着,他都想回去找人给公主立个长生牌位,保佑她一辈子福寿安康。

“多谢公主,臣现在就去把人叫来。”说着风风火火地跑去找迟解愠了。

人走了以后,章颂清按捺不住将要看到话本的雀跃,偷偷往旁边瞄了好几眼,眼见着荀应淮这里添两笔,那里加两道,情节一下子就跌宕了起来。

“还不起头吗?”章颂清茫然地问。

在她看来,写话本是很快的事情,嗖嗖两下,一个小节就在笔墨的挥洒中写完了,殊不知她读起来只需要两息的句子,写出来要花费的时间有十倍不止。

荀应淮正在思索情节的走向与逻辑,就发现旁边凑了个求知的小脑袋瓜,忍住想要掐她脸颊的欲|望好笑道:“嗯,好难写,要花很多时间。”

他这么说也没错,当初第二册 末尾加上的人物本就与主线没什么联系,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现在他正努力地把剧情接上。

“这样啊,你等着!”章颂清之前没话本可看的时候搜集了《大宜民间异闻诡事》,《大宜民间怪谈一览》等书,说不定能给荀应淮一些启发。

这些东西正放在她的书房里,章颂清快走回去翻了翻,这里她羞于让下人打扫,几个月下来都落了薄薄一层灰,呛得她打了个喷嚏。

转头捂嘴的瞬间让她在边上发现了几样好东西。

在荀应淮看来,章颂清出去了一会后捧着一堆物品回来,嘭的一声放在桌上,然后说:“先生,这个给你参考,还有这些,我也用不着,你都拿去!”

“这是……徽州的墨条,湖州的紫毫笔,宣州的寿纸,还有抄手端砚,象牙笔筒?”荀应淮博闻强记,这些又名的文房当然认得出,语气中的迟疑是因为公主豪气的态度。

“好马配好鞍,你既要写话本,自然要配顶好的文房四宝,”章颂清财大气粗地把东西往荀应淮那里推了推,“我是真用不着,一样的还有好几份,快跟我一起消耗消耗。”

荀应淮深吸一口气,本意是写出话本后赚钱回报公主,没想到这下子把她彻底激起来了,好东西不要钱似的拿出来。

“我之前拿到那份粗糙手稿的时候就想这么做了。”章颂清圆了之前的心愿,拭手把沾上的灰擦掉。

对面的人目光上移,顺手拿帕子抹掉公主头上冒出的细汗,“我用就是了,天热,公主别累着自己。”

到了六月的尾巴,酷热渐渐显露出点嚣张的苗头,章颂清也不知是热的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脸烫得不行。

上一篇:七零海岛夫妻 下一篇:太女娶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