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七零小厨神(100)

农村别的不说,红薯是最多的。

特别是北方,地大物博,黑土地肥的流油,种出的粮食也贼多,所以每年到年底时,每家每户分的红薯少则上千斤,多的有两三千斤。

由于红薯太多,大家天天都在吃红薯,不是红薯粥,就是烤红薯,煮红薯。

就是肉顿顿吃都会腻,更何况是红薯。

但老农民又找不到地方换其它粮食,再腻,还是只能硬着头皮吃。

所以要是早知道红薯既能熬糖还能做饼,大家肯定能乐死。

特别是糖,那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要是早知道这么简单,青山公社每家每户肯定都会做上几瓶放着。

妇女主任想啥太明显,詹国庆敲了敲桌子警告道:“俺可丑话说在前头,不管饼和糖的做法有多简单,你们都不能告诉外人,这事要是泄露出去,那就别怪俺不客气,把你们一撸到底。”

能在公社当上领导,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用工作威胁,在坐的几人精神紧绷,连连点头保证绝对不会说。

有利益绑着,詹国庆相信这几个人暂时会老实保密的。

至于长远以后,再说吧!番薯糖饼实在太简单了,就是没人说,聪明人也会想明白是咋做的。

“队长,那一斤红薯能做多少饼和多少糖啊?”郑多粮又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这一点詹国庆早就了解清楚了,毫不犹豫说:“和红薯干差不多,三十斤红薯能做五斤左右的饼,能熬一斤糖。”

郑多粮迅速在心里换算价格,如今红薯算是粗粮,粮店里卖一毛钱一斤。

但粮店卖的可不是新鲜红薯,而是红薯干,四斤红薯能晒一斤红薯干,所以新鲜红薯实际收购价格也就两分左右,还没土豆价格高。

三十斤红薯价格是六毛,熬出了一斤糖,白糖的价格是七毛九,红薯糖就算七毛,那已经回本还赚了一毛了。

糖饼的价格就算一毛一斤,算下来的就是五毛,全部加起来,三十斤红薯做出来的东西能卖一块二。

扣掉柴火和其它损耗,工钱等等,随随便便也能赚两三毛,听起来不算高,但要是长期卖,日积月累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有钱赚,不得不说,郑多粮心动了。

其他人也差不多,詹国庆见大家蠢蠢欲动,再添了一把火。

“你们还犹豫啥?难道你们不想像耗子屯公社一样风光吗?”

“干了,”古建安忽然拍了一下桌同意了,“不争馒头争口气,俺可不想永远低耗子屯公社一头。”

耗子屯公社因为赚了钱,很是看不起周围几个公社,特别是青山公社,因为离耗子屯公社近,社员们在两村边界干活时,没少被耗子屯公社的人嘲笑。

古建安年轻气盛,心里早就憋着火了,如今只要能出口气,冒险一场又如何。

郑多粮考虑再三后,也同意了,毕竟这和无本的买卖差不多,付出的代价太小,实在让人太心动了。

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公社赚了钱,他们过年就有钱分,这种好事没必要阻拦。

“队长,咱们仓库的红薯可不多,”这话是会计说的。

对此詹国庆早想好了办法,他笑着说:“这简单,咱们弄出来后先在咱们供销社卖,本公社的社员可以选择花钱买,也可以用红薯换,不过只限青山公社。”

用红薯可比用钱更让大家接受,詹国庆觉得,他这个决策一出,原本大部分舍不得买的人,肯定会咬咬牙用红薯换的。

毕竟红薯是自己家里的,用红薯换东西,四舍五入就是不要钱,还能尝个鲜,这是多好的事。

想想詹国庆又补了一句,“但糖可一定要花钱,糖太贵了,要是换了太多红薯容易坏。”

“那泡菜呢?”妇女主任问道。

说了好一会儿话,詹国庆口干舌燥,他先喝了一口茶才继续说:“泡菜也是一样,就……三斤萝卜换一斤泡菜吧!”

白萝卜是一分钱两斤,意味着一斤泡菜要一分五厘钱,泡菜带着汁水,价格还是不低的。

但想想泡菜里面又放盐又放糖,成本比较高,卖贵一点,貌似也正常。

只是花钱的话,外村大部分人应该还是舍不得,估摸着也只有来客人了才会奢侈一次。

不过这些以后再说,接下来该考虑的是让谁来做。

做饼需要洗刮切等等,一天下来还是挺辛苦的。

但要是和下地比起来,又不是那么辛苦了。

毕竟做番薯糖饼肯定是在房子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就凭这几点就比干农活好多了。

能轻松一点是一点,谁家都有十个八个亲戚,能安排一个是一个嘛!

香芋酥皮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