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刹(159)

作者:予殿 阅读记录

“是不是从那个时候,或者更早的时候,你就爱上我了?真想能够亲自听你告诉我。

“世界上太多事情只会发生过一次,这回我没有听你再一次问我‘为什么不肯承认就是在意我’的这个机会了。

“那就这样吧,谢明月。

“我将永远高兴,你不再是我的姐姐,而是我曾许下要共度一生的爱人。”

杨周雪留下的信停留在了这里,没有落款,戛然而止。

我轻轻地捏起了信纸的一角,就好像从上面感受到了杨周雪抚摸过信纸时留下的温度。

银票上轻飘飘地落下来了一张纸,是花愁留下来的。

“银票是杨周雪攒了很久之后让我留给你的,汤是我给你熬的,趁热喝,冷了就别喝了——杨周雪要我这么做的。

“这里是大夏的藏龙城,我不久留,你看到这张纸条的时候,我肯定已经走了。

“好好活着,就当是为了杨周雪,好不好?”

我一点点地将纸条捏紧,闭上了眼睛。

我想,杨周雪说得对,世界上不会再有谁比她更了解我,也就能这么轻而易举地拿捏我了。

她堵住了我寻死的退路,又指明了我茫然的前路。

她要我不要恨她,要我爱她。

只不过我不能再……拥有她了。

这也没什么的。

我拿起了碗,一点点地喝完了汤。

我曾经听杨周雪说过想年年岁岁都能吃到我煮的汤圆,那个时候我笑她痴心妄想,没想过会一语成箴。

“好,我答应你。”

我对着虚空中朝我微笑着的杨周雪,呢喃出声。

我会如你所愿地活下去,永远记得你,永远爱着你。

无论你是从那场火里侥幸逃生,还是在最烈的火焰里烟消云散。

我把银票和信揣进了怀里,拿着花愁放在枕边的通关文牒离开了客栈。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路边的柳树生起了嫩芽,来来往往的百姓脱下了厚袄,屋檐上冰雪消融,“藏龙城”三个大字被挂在城墙上,我感觉到春风拂过我的衣袖时带来的温度。

原来已经是初春了。

我没有想过要在这里去找宋家,只是往城墙方向走的时候,听到几个结伴而行的女子提起了宋归恩的名字。

“我听说,皇上给宋小将军赐婚了?”

“据说是九公主……我还以为皇上会把九公主嫁到北陵去呢。”

“你在胡说些什么?北陵那般冷,公主千娇万贵的,怎么能嫁过去受苦呢?”

“要你这么说,长公主嫁去东泽还热的要命呢,她不还是嫁过去了?”

“我说你们一个两个天天嫁啊娶啊的,是不是想嫁人了?”

然后就是一阵笑闹声,清脆的声音让旁人会不由自主地露出笑颜。

如果是平时,也许我会思考皇上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让宋家成为砧板上新的鱼肉,还是想要拉拢宋家。

现在不一样了。

皇上的决定、九公主的选择,又或者是宋家的未来,都与我无关。

我怀揣着杨周雪留给我的银票和信,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里。

又是一年春三月。

我盘下了寒山城的那间客栈,允许那些南来北往的人居住,也能从他们的议论声中知道北陵和大夏的情况。

赫连狨平定了以大祭司为首的造反,那天夜里燃起来的火差点没扑灭。他在迎娶太子妃后的半年里登上了皇位,尊庆平帝为太上皇,据说将观海阁大换血了一回,现在花愁天天都在跟阿容斗来斗去。

但是赫连狨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君王。

我在拨弄着算盘算账的时候,听北陵人说起过,据说他广开言路,将皇权和世权掌握在一个平衡点上,在不颠覆世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使用皇权。

有时候他们也会议论赫连狨和太子妃的日常,听说皇后诞下了皇长女,而就在上个月,他将另一世家的女儿纳入宫中,封为贤妃。

大夏就不一样了。

九公主是被嫁到藏龙城的,她和宋归恩的关系并不好,又因为路途遥远回不了京城,寄信诉苦也麻烦,而皇上迟迟不肯退位,登不了基的太子没办法把手伸到藏龙城去为妹妹做主,只好写信安抚她。

江南那边又发生瘟疫了。

我翻开了账本,开始思考要不要再捐点钱为江南赈灾。

这一年里我很少回忆过去,跟大夏、北陵有关的所有事情都离我远去,我没有再见过九公主和宋归恩,也没有见过花愁、阿容等人。那一夜的惊心动魄和撕心裂肺仿佛成了上辈子的事情,只有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我从盒子里拿出那封杨周雪留给我的信,会在已经看过无数遍的只言片语中,想起她给过我的所有波澜壮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