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家的哭包小驸马!(149)

作者:请叫我小白 阅读记录

在姜玉婉“昏迷”期间,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

凉州乱了。

那是春猎的第二日,小皇帝命人彻查刺客后就要退朝。

可有人当朝奏报凉州响马在凉州一带打着劫富济贫的幌子,烧杀抢掠,强抢民女,无恶不作。

原本以为就是一些居无定所的响马,一开始朝臣都没有很在意。

当得知响马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凉州的正规军,这才慌了起来。

要知道姜国二十六州,每州至少驻扎了两万的军队。

超过了正规军的响马,已经成了一番气候,若是一个处置不当,姜国刚刚稳定下来的局势极易再起动荡。

这一下朝堂上乱了套,仗着小皇帝还小,凶残的长公主近来又没法上朝替小皇帝撑腰,朝臣们各抒己见。

早就知道凉州响马作乱内幕的姜瑜在龙椅上端着架子冷眼旁观,直到朝堂上乱到一定程度,才装着“六神无主”的样子,派出了大将杨巅峰率领十万大军前去镇压。

孰料大军还没到,响马已经冲出凉州城,直奔霸州的方向而去,还不等大军把狡猾的响马追上,这批可恶的响马竟然掉头直接转向了越州的方向去了。

就这样,杨巅峰率领的十万大军一直跟在响马的屁股后面吃灰,因为响马的灵动性强,杨巅峰又无论如何不肯分兵围追,导致十几天过去了,连根响马盗的毛都没抓到。

眼见杨大将军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战果,朝堂上那帮人坐不住了,纷纷上言请求换将。

姜瑜以临阵换将为大忌否决了朝臣的提议,接着又任命大将章余歌为二路军元帅,领兵十万,配合杨巅峰剿匪。

朝臣纷纷以三两万的响马不宜大动干戈为由劝谏小皇帝收回成命,唯恐传到邻国受人耻笑。

可小皇帝态度强硬,誓要把响马盗杀个落花流水。

百官劝谏无果,只能唉声叹气的回到府邸,他们怀念凶残的长公主了。

照小皇帝这般大开大合下去,他们怕别的地方再出现问题,不等长公主醒来,小皇帝就把兵派没了。

到时候若有哪个国家趁虚而入,他们拿什么抵挡?

之前都觉得小皇帝年纪还小,朝政大事可以慢慢学,可现在长公主昏迷之后,小皇帝的手段如此稚嫩,让群臣都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不被理解的姜瑜这些时日简直是有苦难言。

整天上朝的时候被自己的臣子像看弱智一样的看着就不说了,下了朝还要被表面昏迷,实际上已经带着她的驸马住进皇宫的皇姐耳提面命的教导帝王之策和为君之道。

关键是每次被点拨之后,回想那之前的自己,好像确实不是很聪明的样子,姜瑜顿时就抑郁了。

好在还有一个一看就很傻的伴读大外甥陪着自己。

每次被打击到了,看看大外甥那和姐夫一样单纯的眼神,姜瑜心里顿时就舒坦了。

还有比自己更不聪明的,这种感觉还真不错!

第117章 主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同样受人非议的还有早就率领十万将士出发追击响马的杨巅峰。

都认为大将军这是越老越糊涂了,响马的优势胜在灵活,机动性强,他们只要兵分几路,把响马围起来,就能扼杀他们的优势。

可这么好的建议,杨将军就是不采纳。

和小皇帝一样不被手下人理解的杨巅峰可一点儿也不怕战士们议论。

每当听到战士们背后议论他,他都装作没听见,然后在心里狠狠地嘲笑他们:

一群小垃圾等着吧,现在你们怎么骂我,等我攻破漠北的时候,你们就会加倍的崇拜我!

当朝廷第二路军队派下来的时候,杨巅峰就知道响马盗要开启第二步计划了。

果然,章余歌率领的二路大军还没到,杜子腾和杜齐言就开始朝着北方一路疯狂的逃窜。

一边向北边跑,还大肆制造谣言,声称朝廷一下子派这么多军队来不仅是追捕响马,而是针对整个北方的匪寇。

这一下,匪寇都慌了,成片的山林中,数不清的匪寇拖家带口的加入了响马的队伍,甚至还打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想要与朝廷对立。

等杨巅峰的十万大军与章余歌的十万大军汇合的时候,响马已经跑到最靠近漠北的云州了。

对于姜国的内乱,周边的几个国家都在看戏,想看看姜国到底能乱成什么样,他们能不能趁机占些便宜。

最靠近云州的漠北也是同样的想法,或者说漠北这样的想法比其他的国家更强烈。

因为云州离他们最近,若是趁姜国的军队与响马对战的时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有很大的可能能把云州这个天然的屏障纳入他们北漠的版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