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写师翻车指南(17)

作者:鱼宰 阅读记录

“促使唐艺出门的短信,我们没有查到,所以我们只能从凶手口中问询这个问题了。”

“找到了。”就在我话音刚落,fi抱着电脑从后排起身,他指了指电脑,“我找到犯罪嫌疑人ip区域了。”

所有人拍案而起,尤其是孙涛,整个人从板凳上飞起来,冲到了fi的面前。

“哪里?能不能锁定具体位置。”孙涛横眉,表情扭曲着。

我能理解他的激动。

这个大案悬了几天没有进展,如今能够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的确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这个地址用了肉鸡,追了很久才追到。”fi对于大家只关心罪犯,不关心自己的技术有些失望,他推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得慢慢和你们解释,这个很重要。”

孙涛眼睛盯着屏幕看了又看,可电脑上除了数字就是英文,什么也看不懂。

他像油锅里的蚂蚱,根本还不想听fi解释什么电脑操作,不耐烦地说:“等抓到….”

没等他话说完,我捏着他胳膊制止了他的行为,贴在耳朵上提醒他。

“没有人家的技术,就多点耐心。”

孙涛偷瞄了我一眼,把自己想说的话咽回了肚子,向后退了一步,给fi留出空间。

Fi将电脑放在桌子上,认真说道:“他的地址是加了外层防护的,代理源可以追到国外,但反追回来却很容易。”

孙涛不耐烦了,“说人话。”

Fi不搭理孙涛,眼睛看着我说,“我在思考他这么大费周章的设置一层加密,但轻而易举的又给了我一把钥匙,这种行为好奇怪。”

….

“他在引导我们抓他。”我肯定地说,“连环杀手多数有这样的心态,挑衅警方来追求刺激。”

Fi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哦,原来如此。”

我拍了拍fi的肩膀,示意他不要掉入思考陷阱,“ip地址段查出是哪里?我们国家现在不是ivp6,可以直接锁定用户身份信息了吗?”

作为刑侦警察,这点网络常识我还是知道的。

Fi看着我,“是的,网络实名制的用处就是在这里,我们警方可以用ip段域内的□□络追踪到个人,可他的身份信息是假的。”

“什么意思?”孙涛又开始着急了。

“他用了假的身份证,注册了运营商。”fi觉得孙涛问的问题非常无脑,“他用的身份证是一个90多岁的老头,你觉的老头又可能一晚上连开三枪吗?”

“但地段可以查到吧,在哪?”我打断了他们两个幼稚的对峙。

“在星港垃圾场。”fi回答我。

……

“你是说垃圾场?”

“垃圾场!”

我和孙涛异口同声。

孙涛打了电话请示局里领导,领导让我们放开手去做,但切记不要打草惊蛇。

毕竟对方手里有一把枪。

垃圾处理厂有1200平,是全市最大的焚烧点,回收站。

里面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大,外地人居多,从公安系统里查询,几乎摸排不到可疑人员。

我们打电话联系上了垃圾处理厂的老总,然后将人带回了警局。

垃圾场老板姓许,是个中年老头,十几年前就在这里做垃圾回收,后来国家大力提倡资源回收处理,许昌便与他人合资买了先进设备,将垃圾站改成了处理厂。

这两年厂子效益比较好,市里也给予扶持,所以员工也越来越多。

“你员工里有没有一个身高在167左右的男性。”孙涛拿着之前的侧写肖像,怼在许昌的脸上,“是不是长这样!”

许昌看着画像点头,“有一个员工,我们都叫他矮子。他本名叫什么我也忘了,我得让会计查查。”

沉默寡言,不合群,消失在人群之中。

大家会因为他的身高记住他的存在,但却从来不会主动问询他的名字,甚至将他记住。

我叉腰,站在许昌旁边提问,“他最近还在厂子里工作吗?”

许昌点点头,“今天上午我还看见他了,他是我们这里的司机,早上和晚上要去附近站点将垃圾收回来,不开车的时候帮着我们其他员工铲垃圾,晚饭过后一般看不到他的身影。”

我又问道:“他有固定住所吗?”

许昌面色有些难堪,“他住在杂物间,因为他不要和其他人睡在一个宿舍里,所以我给他找了个杂物间。”

“会计给我回短信了,他叫刘波。”许昌把自己的手机递给我们。

孙涛用公安系统查询会计发来的名字和身份信息。

结果是查询不到….

“他用假的身份证,你们没有察觉吗?你们不给员工交社保吗?!”刚看到希望的孙涛,又被浇了一盆冷水,转头恶狠狠地瞪着许昌。

许昌两手撑在椅子上,很是紧张,“他自己说不用交社保,管饭就行…..而且我们这里的员工都是打工的,不会手机银行之类,我们都是直接给现金的。”

…..

我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了。

第14章 14

“我需要一张他工作时的行驶路线图。”我对着许昌认真说道。

许昌点点头,问同事要了一张区内地图。

“我们是本区内最大的垃圾处理站,所以回收点比较多。”许昌说着,便开始在地图上涂涂画画,“他开的那条路线比较远,因为时间比较长,还要早起所以别人不愿意干。”

“从哪到哪?”我指着地图,希望他抓紧时间。

“区重点学校、三个居民街道回收站,市政回收点…”

我看这许昌画的路线确实很长,而且路线比较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个统一路线,都是一些脏乱差的活。

“时间停留最长的一站是哪里?”我眼睛看着地图,脑子中有些想法一闪而过。

许昌摸着下巴,用笔点了点地图,“医院。”

医院?

“是市里医院是吗?”孙涛也反应过来连忙问道。

许昌被我们的反应吓到,茫然点头。

看到他点头,我稍稍松了一口气。

终于,这个匿名行走在下水道里的疑犯终于走到地面上来了。

“矮子不会是市里新闻里说的那个枪击案的凶手吧。”许昌看我们的神情也能揣测出什么。

孙涛没回答,“麻烦你给我们画一个工厂地图,他所在的宿舍周围重点画一下。”

说完他指了指刑侦科的画像师,“你去帮帮他。”

“他具有非常强的反侦查,套用很多身份证骗到住所,工作,甚至性伴侣。我们需要重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测写。”

我有个一个大胆的猜测。

因为案子紧急,整个涉及此案子的警察都被叫回了警局。

按照行动规则,我们需要制定全面的进攻方案。

换上防弹衣,二十几个人挤在一件几十平的会议室。

“犯罪嫌疑人敏感多疑,侦查能力很高,他有一把全自动枪,空心子弹。100米内距离能穿透我们的防弹衣。”我指了指自己身上穿的,由此来让警队人提高警惕。

“他很聪明,应该是个高智商罪犯,比较容易激怒,如果遇到尽量不要对其对话。”

一般民警为了抓住犯罪嫌疑人,第一声都会提高音量。

以保证自己的威慑力,足以吓到罪犯。

但如今面对的罪犯不同,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

“连环杀人犯一般喜欢看到受害者惊恐,或是被虐待的场面。他们有可能当场折磨,比如性虐待,割伤,留下个人标志以代表所属性。可远距离枪杀无法给凶手带来这种感觉。”

“他是枪击距离越来越近,足以说明他已经控制不住自己行为,他想查看自己的杰作,算是一种成就感。”

我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你的意思是说他想看到尸体。”

王安对我的分析十分重视,他看了看自己的手机,拍案起身。

“今天刚刚将尸体送回医院….”王安对我们所有人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