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被迫宠爱虐文女主的反派+番外(216)

作者:景小六 阅读记录

谢蔺玉如果今天真去了路演现场,而且还是之前婉拒了她的正式邀请选择自己低调去的,就更能说明私人感情占比更高。

陆悠游也转过弯了:“但愿吧,我也希望是这样。”

孟秋染这回是真认真看着顾若澜:“我估计下部电影很快就能签约了。”

**

第二天网上就出现了不少影评和交流会观感的文章,孟秋染让人仔细搜集,但不要轻易干涉,更没有花钱让人写模板化的内容。

一时间,网上关于《梨生》的讨论和评价,竟然是五花八门,各种角度都有。

孟秋染滑动鼠标,看得津津有味。随着热度升高,唱反调的和故意挑刺的也开始增加,之前还处于小范围的友好讨论随着破圈效应成了众人围观的靶心。

陆悠游过来问她打算怎么处理这些情况:“公关公司那边我联系好了,你想行动的话随时可以开始。”

孟秋染仍然淡定:“让他们把那些明显造谣的压下去,正常的讨论就留着,哪怕有质疑或者反对声音也都可以留着。但是引战和蓄意误导的,一定要及时清理掉。”

“你不怕质疑太多会影响票房?”这部戏的票房预期本就不高,再来点浑水很可能会错过前期的口碑,陆悠游不太乐观。

“写评论的基本都是当天真正去现场观影的。当初我们选择这些人的时候就有了筛选条件,如果再严格苛求观点产出,会让数据样本失真。”孟秋染指指电脑,“而且我发现,越是和以往营销模板不一样的评论,底下参与讨论的人就越多。”

她看向陆悠游:“陆子,我们都很清楚,活跃度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我们不走黑红路线,但能吸引到活跃的路人,是应该坚持的。”

陆悠游笑:“果然还是自己当老板爽啊。以前在晟成,你要说服老板同意你的观点,不得先熬夜赶报告啊。现在自己就能拍板,效率高多了。”

第一场路演好评如潮,不仅是影片本身,连交流环节都有不少可圈可点的细节为人称道。随着路演次数增加,网上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几乎是直线飙升,之前对排片反应平淡的院线终于反应过来,纷纷来电愿意多排片来换取路演安排。

孟秋染却没有改变定好的路演计划,这是当初作为给主动合作的院线方的资源回补。

“做生意要讲诚信,人家当初肯主动为我们增加排片,那我们答应过的条件也一定要兑现。”

有了孟秋染的明确表态,合作院线算是吃了定心丸,又默默升级了还没轮到自己的路演筹备标准。

那些没赶上热乎的院线,又不能翻脸,毕竟好片子是用来赚钱的。现在这市场好片子也不多,谁会跟钱过不去。怪只怪自己当初反应慢,下回不会了。

《梨生》如期上映,有了前期路演口碑的预热,加上院线纷纷增加排片,本来不算主流题材的电影竟然在上映第一周就收获了不菲的票房成绩。

如果说票房数字让人惊喜,那么口碑,可以说是爆了。

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宏大叙事,在镜头前用细致入微的描绘将时代和命运无缝结合在一起,让人唏嘘感慨的同时,也引发深思。

孟秋染没有找专业的影评团队进行宣传维护,所以网上出现了许许多多来自于网友真实的观影体验。有的侧重艺术分析,有的结合生活感悟,有的则引发对戏曲行业现状的思考,角度各有不同,但都有属于自己的深度见解。

【看完《梨生》后我用了三天时间才从电影里缓过来。一开始觉得说的是人生,后来觉得是生活,可到最后我悟了,我们大抵都逃不过生存二字。】

【在这部电影之前,我是无感顾若澜的,总觉得被吹捧得太高了,实际是一张没什么表情的脸。但现在我滑跪了,顾若澜你是我女神!我已经连续梦到你好几天了,在梦里为你的角色笑,为你的角色哭,我甚至打电话给妈妈道歉,说小时候不肯去学戏剧是不懂欣赏她的审美。】

【《梨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有种复古的味道。不是题材老旧,而是拍摄水平和演员实力,让我有种重回影坛盛世的熟悉感。

拜托了,其他老板们多学学好吗?多拍点真诚的好电影行吗?观众的命,也是命!】

陆悠游拿着最新统计的各方数据,一脸激动冲到孟秋染面前:“老孟,爆了!这回是真爆了!”

她用力弹了几下手里的报告,一下子拍在孟秋染桌上:“快来看看你的战绩。”

这些数据孟秋染心里早已有数,虽然没看到具体的数字但这些天她一直密切关注着网上的动向。

口碑就是这么一点一点传播发酵开来的,没有人会想到这样题材在现在的市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也没有人想到,非商业片也可以拍得让观众如此上头和沉醉。不再是曲高和寡,为了抬高所谓立意和腔调,就故意要和大众口味拉开距离。

真正的好电影,无论是哪种呈现方式,都会得到观众喜爱。

第165章

初期的市场真实反馈孟秋染已经掌握,在公司没有明确干预和引导的前提下能获得现在的票房和评价,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电影的质量是过硬的,也并不像此前业内预测的那样受众有限。

这时其他人陆续反应过来,没把这部戏当竞争对手的公司也开始行动,对此孟秋染已有对策。

在第一周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后,她就让陆悠游增加了官方宣传。和模板化营销不同,这次公司出手主要是为市场真实声音保驾护航,不让那些喷子和水军捣乱。

“防爆”这玩意儿孟秋染是很懂的,在她过去那行里也不少见,狙击准备起势的对手,把萌芽扼杀甚至直接把成果抢过来也不在少数。

现在她对这个圈子的了解渐深,也慢慢摸透了规则。好的传统她想要努力恢复,但恶习她也不怵。别人要对付她,那就别怪她没礼貌。

《梨生》上映的档期并不是传统的热门档期,竞争对手不多,加上之前业内对这类题材的预期也都趋于保守。更多的是关注顾若澜本身,认为她很有机会凭借此片再获奖项。

但现在事实证明,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什么时候上映,只要是好片就不会被埋没。而又因为同期能打的很少,不存在选择困难症,除了低龄儿童,几乎适合所有年龄段。

随着口碑发酵,原本目标是中青年观众,现在还多了不少晒票根的学生群体,带着#我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电影#的tag。

这种话题基本没得黑,但是又很能引起共鸣。于是在学生中很快传播开来,周末的票房更是涨幅明显。

陆悠游的电话被打爆了,一会儿是找顾若澜的,一会儿是找林梦嘉的,她不得不多找了两个助手帮她一起处理消息。

孟秋染也没闲着,从都纳回来后她一直和奥尼保持着联络。一开始是她积极些,固定给对方发一些网剧进展,也会聊一些电影上映前的安排。

奥尼也会回复,但态度一直都是不远不近,看上去有点兴趣但没到急切的程度。

现在票房实打实证明了她当初的话,这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片子。她也没急着把这些成绩打包进附件去向奥尼嘚瑟,仍和过去差不多,正常陈述着相关进展。

而奥尼回复邮件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有时几乎是发出后半小时内就回复了,甚至还会主动发来新的话题询问,大多是围绕着《梨生》去威城电影节参赛的事。

主动权的天平又一次开始移动,孟秋染感觉得出来奥尼对这部电影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

她没提修改之前说好的国内票房分账让利的协议,按照之前的预估,她损失有限。但现在票房持续走高,最终会定格在多少谁也说不准,一成让利不是个小数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