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第一女宰辅(44)

作者:卢秋柏 阅读记录

陆秋白努力让自己纷乱的思绪冷静下来,开始细想此事的发展细况。

站在悬济堂的立场上,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什么人刻意针对,譬如同行,譬如与医馆有仇之人。

想到同行这一点,陆秋白不由得记起初回京城时一时火热的仁善堂,当初正因新开,收购药材的力度又十分大,那时不少人都往那家医馆卖过药材,当时缺钱的她也不例外。

当然,除此之外也不排除另外的可能,那就是悬济堂的确出了内鬼,她们其中确实有人在外行医不端,误人性命,只是姜林不清楚其中实情。

陆秋白细细思量,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悬济堂无人行此不端之事,而那些闹事的人也并非全部都在说谎,虽然那些人拿不出悬济堂加害她们的确切证据,但因用药错误被耽搁的病人却是真的。

她们敢真的告上官府,官府必然会派人去查实这些人的身份和情况,一人两人尚且容易作假,这么多人同时发难,虽然事发有蹊跷,但其中又未必没有夹着几分真。

正是因为真真假假,才最容易扰乱人心。

不过未等她思量出一个明确的结果,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上门,试图雪中送炭,“救人于水火”。

这厢姜林才一脚踏入医堂,眼神刚与留在馆里和众人收拾残局的陆秋白碰上,二人还没来得及说上话,对对信息,就有人从身后将她叫住。

来人乘坐马车,掀开一角车帘将她叫住。

姜林回头看去,那马车上雕刻着繁复的貔貅,车帘随着被放下的动作摆动,隐约闪烁着微微金光,虽然认不出来车架的材质,但一眼望去,就能使人感知到马车主人身份和家世的不凡。

第39章 栉风沐雨(二)

刚刚出声将她叫住的那人掀开车帘,精致华贵的衣摆率先映入眼帘,姜林认出那样的布料与先前薛清方与她展示过的某种料子极为相似,更加肯定对方非富即贵。

那人在侍儿的搀扶下走下马车,行止间颇有贵族风度地向姜林走来。

但是在这个节点上,姜林只觉得来者不善,眼中充满防备地问道:“请问您有何贵干?”

那人好似一点没有注意到姜林的防备,自顾自拱手道:“听闻姑娘医术精妙,在下特来求医拜会。”

姜林反问道:“你认识我?”

那人解释道:“是好友推荐。”

见姜林不动,又道:“难道姑娘行医还要看来者身份?”

姜林这才将门打开,让开足够的空间,语气平淡道:“进来吧。”

那人进门之后先是环视一圈,而后毫不客气地在刚收拾好的一张桌子旁坐下,随侍的人立即将茶水奉上,端得是一副不染纤尘的贵公子做派。

见姜林将她放进门后,竟然并未率先将诊治她这个病人放在第一位,反而先去帮着收拾一旁的乱局,十分不满地咳了两声,试图引起她的注意。

无果之后方才复而起身,上前询问道:“姑娘不打算此刻给在下诊断一二吗?”

姜林闲闲地抬头看她一眼,将手里收好的一只药柜递给一旁的陆秋白,方起身应道:“公子这边请吧。”

姜林照例搭脉问诊,眉心平缓,让人看不出确切的情绪,半晌一个字也没有说。

惹得那人忍不住问道:“姑娘可是觉出什么了?”

姜林这才冷声道:“我观公子脉象平稳,气色红润,中气十足,健康得很,不像是生了什么病的样子。”

那人忽然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哀叹道:“姑娘不知,在下崔信卓,乃是清河崔氏家主的次子,自小就体弱多病,而今更是有一桩心事萦绕心头,不得解决,现在我是夜里也睡不着觉,吃饭也吃得不香,日思夜想,逐渐成疾。”

“传闻姑娘医术高超,能解常人之难解的疑难杂症,故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求助,没想到我这病,竟然连姑娘也束手无策!”

“真是时也,命也!”

姜林面色冷淡地耐着性子听完这一段长篇大论的歪理,直白道:“我看公子是心病难除,只要解决了心中的挂碍和麻烦,此症自然消除。”

崔信卓见她不为所动,只好更加直接道:“姑娘不知,此病唯有一人可解。”

姜林察觉这人字字句句,似乎都在引她入彀,反问道:“哦?”

崔信卓做出一副真诚的模样,继续道:“此病唯有姑娘可解,若是姑娘袖手旁观,在下真就无路可走,无药可医了。”

姜林无动于衷,冷着脸道:“这里是医馆,既然公子无病,还请早些离开。”

崔信卓见她油盐不进,得寸进尺道:“姑娘何必如此冷面?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看着你的病人遭受病痛的折磨不成?”

陆秋白本就时刻注意着她们这边的动静,此刻见那人不依不饶,甚至还有接近冒犯姜林的趋势,不由得起身过去。

“公子这般调戏于人,是否太过目中无人了?”

崔信卓见有人过来,略微收敛一些无礼的举动,面色不善道:“这位兄台可莫要血口喷人,这位姑娘还没说什么,你是何人,凭什么越俎代庖?”

陆秋白见状也不再客气,讽道:“公子看起来这般体面,怎么听不懂人话呢?”

崔信卓气结:“你说谁听不懂人话呢!”

转头见姜林依然无动于衷,并不为她的话语和举动有分毫动容,于是不再拐弯抹角,反而又换上一副带笑的面孔道:“是我太过唐突了,在下向姑娘赔礼道歉。”

说罢果真弯下腰向姜林表示歉意,而后续道:“不过在下今日前来,确实不止是为了看病,听闻姑娘有难,在下不才,恰好知道其中一二内情,或许可以为姑娘解围。”

姜林还未有什么反应,陆秋白顿时皱起眉头,率先问道:“你都知道什么?”

崔信卓不屑地瞟她一眼,继续道:“只要姑娘答应我一件事,我愿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倾囊相助,助姑娘和姑娘的医馆渡此难关。”

姜林昂起下巴,饶有兴趣地轻笑一声:“说来听听。”

崔信卓好整以暇地直起身,轻摇手中折扇,缓缓道:“只要姑娘答应与我的婚事,今后为我效力,那么崔某,自然要救自己的妻子于水火。”

陆秋白听闻此言,终于明白这人最终的目的,心中不禁闪过一阵恶寒,冷笑出声:“趁人之危,小人行径!”

崔信卓屡次被打算,虽然心中已经恨得牙痒痒,但此时此刻面上仍旧一副深情款款的模样,故意将旁人的话语全都忽视,一双眼睛全都盯着姜林的反应。

甚至故作柔情道:“姑娘意下如何?”

姜林冷着脸问道:“不知我有什么地方让您看上,值得崔公子这般费尽心思?”

崔信卓闻言笑道:“姑娘风姿绰约,宛若仙子,崔某对你一见倾心,只想与你长厢厮守,若能娶到姑娘,崔某为姑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陆秋白眸中闪过一丝寒光,就听得姜林寒声道:“我若是不愿,崔公子要待如何?”

崔信卓语气轻缓:“姑娘若是不愿,崔某自然无能为力,难以对姑娘伸出援手了,只是可惜姑娘这经营多年的悬济堂,名声积攒不易,如今却要彻底关门啰。”

陆秋白忽然福至心灵,想到些什么,脱口而出:“仁善堂是你的产业。”

崔信卓这才终于正眼看她,高深莫测道:“不不不,仁善堂是我崔氏产业,不过是交给我暂且打理而已。”

陆秋白面色不善,冷哼一声:“好一招釜底抽薪!我还道此事是崔公子个人行径,原来竟是崔氏行此下作之事。”

崔信卓闻言有些气恼,决定先给这个屡次打断她的小卒一点颜色瞧瞧,正当她示意身边人准备将这人嘴堵上的时候,忽然眯起眼睛,靠近陆秋白几步,仔细端量片刻,出声道:“我认得你。”

“你不是那日走马游街的状元郎卢柏嘛,你怎么在这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