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7)

作者:偷天 阅读记录

玄都观是女观,李淳便让侍从林间等候,女眷一行便入了内观,杨荣因是宦者也随着李淳一起入内。

“我与玄都观的清越真人相识,你和十五在此处歇息会,我去拜会下真人,”李淳朝宋槿阑说道,随后示意杨荣也在此候着,由一道姑领路去了后院。

玄都观离长安宫城不远,这里

树木参天,且多约古树,风一袭来,便是一阵凉意。上了一段石阶,便又是一块空地,后方倚着山,一小股泉水从竹道里涌过,流在青草地上,木门打开来出来一位道姑,约莫三十来岁的年纪,发丝束起,一席灰衣长衫。

“今日怎么来了?”屏退外人后,清越看了李淳一眼,勿自坐在一张石椅上,合上了眼眸。

周围一阵静谧,偶有清风拂来,李淳坐在清越身侧,“带槿阑和十五出府走走,外头热,便来了这里。”清越疑惑的看向李淳,“槿阑和十五来了?”随后微微的叹息一声,“你待她们好些总归是对的。”

“过几日,我要前去骊山,槿阑一人在府上,我总不安心,想让她们在此住一段时日,”李淳言语恳切的说道。

“也好,杨慜如的性子只怕依不了你,”清越点了点头,“同我一起去前厅,槿阑和十五我都未见过的哩。”

怕扰到里面修行的弟子,宋槿阑抱着十五在林间的小道上走着,被两边的花草迷住了,便在此处一直徘徊着,心境也愉悦得很。

“槿阑,”李淳轻声唤道,宋槿阑抱着十五也不知在说着什么,自己到了跟前都没注意,倒是十五一脸认真的看着自己的阿娘。

宋槿阑回眸,带着笑意回了一句,“三郎,”又看到三郎身边的道姑,朝对方微微颔首。

“槿阑,这位是玄都观的清越真人,”李淳走到宋槿阑身边,看了一眼她,又带着笑意看了眼瞪着大大的眼眸看着自己的十五。

“贫道今日有幸见了秦王妃和小郡主,招待不周还请见谅,”清越的目光落在宋槿阑身上,语调清朗的说道。

宋槿阑忙摇头说道,“是我等叨扰了,还请真人莫怪才是。”

“这个时节林子有许多景致,料想王妃定会喜欢,后面这丘山只有些守山的道人,秦王和王妃可安心观赏,”清越上前走了几步指着山林,眼眸却看向了宋槿阑怀中的十五,却见十五也瞧着她,似乎像在打量般,嘴角带着轻柔的笑意,岂料这小家伙马上挪开了目光,又瞧着自己的阿娘去了。

清越真人与一行人作别,李淳便带着大家前往丘山,丘山不高,刚上去时路有些陡,李淳接过十五抱在怀里,又伸手牵住宋槿阑怕她滑倒。

宋槿阑脸“腾”的一下红了,右手稍稍用了些力,与三郎的掌心紧贴着,如同染了一层蜜浆,甜在心头。

上了陡坡,地势开阔宽敞许多,两位道姑正在修剪花草,见来了人朝她们行了道家的礼仪,没有再言语,杨荣阿楚本跟得近陈阿嬷和乳娘分别拉着两人的衣袖示意他们慢些跟着,杨荣本有说话,却被陈阿嬷狠狠使着眼色,遂只好作罢。

第7章 神女有心

掌心传来的温度,让李淳皱了皱眉,忙松开了宋槿阑的手,将怀中的十五微微抬高抱起,十五近来到不与她哭闹,安安静静的,有些时候也像瞧着宋槿阑那般,仔细的盯着自己,看累了便又眯着眼睡去了。

“槿阑觉得这里如何?”李淳开口问道。

宋槿阑深深吸了口气,笑着说道,“神仙福地,三郎经常来此吗?”

“偶尔来此,清越真人是我的长辈,闲暇之时便来看看她,算是尽一下心,”李淳解释道,玄都观是女观,到不便多来。

行至了一眼清泉旁,天色忽然暗了一阵,好在乌云只是挡了一阵,日头又照了进来,李淳抬眼看着天际,也不知这场雨何事才能下下来。

“三郎,在看什么?”宋槿阑见她抬眼看着天,也随着看着。

李淳轻轻笑道,“在想着这天什么下雨,”若旱得久了,民间又不知会起什么言论,四叔历经四年才将地方的反叛平息,天降灾祸,有心之人便会引在朝廷之上。

“三郎不要太过忧心,这雨迟早会下来的,”宋槿阑宽慰道,“三郎累吗?十五现在越来越沉了。”

李淳看着眼眸闪闪的十五,轻轻蹭了下她的脑袋,与十五的亲近如今是这般自然,“十五现在真的是个小肉团子,十五你再吃那么多,你阿娘都抱不起你了。”

宋槿阑脸颊微红的看着李淳,三郎的话莫名让她有些羞涩,拧着锦帕,佯装看向他处。

清泉旁盖了一座亭子,李淳让宋槿阑上去歇一歇,让杨荣前去打了泉水过来,“这清泉很甘甜,你且试试。”言罢自己先喝了一杯,这一番行路,又抱着十五,早有些口渴了。

不仅甜,还有些冷,刚入口的便有凉意袭来,宋槿阑长长舒了口气,眼眸清亮的说道“三郎,可以带一些回府上吗?”

李淳点点头,“当然可以,只是路途上这水便会同府上的水一般,全无口感,外头太热了。”

宋槿阑失望的点头,却还是执意让杨荣装了一壶,尔后又询问道,“十五可以喝吗?”

陈阿嬷一听,马上摇头道,“万万不可,小郡主可不能喝生水。”

李淳让杨荣将锦帕浸在泉水里,拧掉一些水分,便擦拭了一下十五的脸颊和手掌,十五打了个哆嗦,便用小手扯着锦帕,你若用力,她便瞪着腿反抗,逗弄一会十五,便说道,“再过两日,我便随圣人去骊山,我想让你和十五来这里暂住几日。”

“啊?”宋槿阑震惊的看向李淳,能在此处住上几日自然是好,只是……..

“母亲那里我自会言明,府上现今太热,在这里便是避暑,清越真人也会照拂你们,你不要担心,”李淳知道宋槿阑怕杨慜如,将她心中的疑虑解除。

宋槿阑点点头,“三郎不为难便好。”

临近宵禁之时,一行人才回到府上,这个时节天黑得慢,这月牙却准时悬在天际,余热未消,蝉鸣声尤为惹人心烦。

屋里泼来了许多水,降下来些热意,杨慜如不让婢女点灯,仿佛让光亮都是热的,让人搬张竹椅在外头坐了一阵,心绪才宁些。

婢女通传李淳来了,杨慜如眼眸凌厉的直起了身子,三郎极少主动前来的,今日这般也不知是为何事。

“母亲,”整个东厢都有些昏暗,李淳适应了一会,朝坐在竹椅上的杨慜如行礼。

杨慜如看了李淳一眼,“今日本以为会下雨,看来又无望了,也不知外头的旱情如何了,你复了职,怎的不多往宫里走走。”

“如今的局势我更需谨慎些,”李淳负手而立,眼眸看向远处,“这几日正值酷暑,我让槿阑和十五前去玄都观暂住几日,解解暑。”

沉默了一会的杨慜如才幽幽开口说道,“你安排便是,你有心护着宋槿阑,我不与你为难,但秦王、府的子嗣亦不能断,三郎,你也不要与我为难。”

“母亲,此事便让我来操持,不必伤其无辜,”李淳淡漠的说道,她对宋槿阑已是百身何赎,若真要承袭秦王爵她可以从李姓宗室过继一个便可,再不愿用这种方式伤害一个无辜的女子。

“伤其无辜?宋槿阑一事三郎可是应允了的,至于其他人,我也不会强迫,她倒是心甘情愿,”杨慜如轻轻笑了下,现在来言明自个的菩萨心肠太晚了。

出了东厢,李淳心头有几分恼意,遣了杨荣前去找乌央,忽而想起她这几日都不在钟雀园。

乌央心里隐隐的不安,已有五日不曾见过殿下,恍如隔世般,离书房越近,心里愈加紧张,手有些微微发抖的攥着拳头。

“殿下。”

李淳坐在椅子上,微微仰着头,抬手示意她起来,“乌央,你进府邸有十余载了,也该出府寻个良人结良缘,我让杨荣给你安置了些田地,不至于富贵至少衣食无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