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13)

作者:领让望 阅读记录

谢春雨和李砚骅敲定了之后,又叫着陈斌去了趟小胡单位,三哥没时间,老苏坐镇。

定金拿回来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陈斌从之前的抽成里拿出来补上了。

小胡给她退设计稿费用的时候,语气忿忿:“嫌等我们时间长,再换公司时间就不长吗?”

老苏在一边慢条斯理:“你这小姑娘家家的说话怎么这么冲,你们老板呢?我一定得让他知道就是因为你,我们才不做了。”

“还真不长。”谢春雨有意气她,“新公司不仅业务能力比你们强,收费还低。”

她先去了李砚骅的工作室签合同,合同非常简单明了,确定了甲乙方责任和义务之后,便只剩工期和费用。

李砚骅助理热情地和她交谈:“桦姐忙着赶工不能过来,但跟我说了您是朋友,合同也没太多讲究,但是该明确的也都不少,您看看有问题我再改。”

乙方的位置早就签上了李砚骅的名字,盖了公章。

谢春雨也随之在甲方的位置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手印按完,她才清清楚楚地感受到池云是帮了自己多大的忙。

作者有话说:

你看这个收藏,想不想点一点(??`)

第11章

池云这几天忙着安抚客户。

市场交易萎靡,政策为了支持存量资金,降低了各种费用,开盘半数股票飘红,涨幅超10%的有千股,但三分钟后,又集体下跌,直到收盘“A股”词条一度冲上热搜榜前三。

下午开会,同事们聚在一起吐槽。

“这是低点了吧?要加仓吗?”

“我准备开始定投了。”

同组的人戳戳池云,问她:“这个月业绩怎么样?”

“一塌糊涂。”池云刷着股市论坛,看上面说什么的都有,“两个交易的歇火了,上午还有个给我打电话要销户的。”

“招聘的时候怎么就没加上心理承受能力要强这一条呢?”同事长叹了口气,“我这小心脏快承受不了了。”

那个时候的从业人员一直寄希望于各种政策的发布,从未想过在时隔几个月后,大盘点位会创近三年新低。

池云开始有意识地把客户往理财上引,但大家做惯了涨跌20%的科创板,冷不丁地接受不了年化只有5%的债基。

安抚客户期间,她跟韩潇约的美术馆展览日也到了眼前。

她提前一天晚上和韩晓联系,听到那端孩子的哭声。

池云怕约会要泡汤,问韩潇:“宝宝明天在家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跟我爸妈说好了。明天两个阿姨都在家,我和宝宝都没问题的。”听韩潇说话声音应该正贴着面膜,池云也没多打扰,确定好时间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次日,池云起了大早,池云单位门前路上有电子眼,即停即走,她怕韩潇等自己,便站到了路边等她。

有同事路过,跟池云打招呼:“打卡了吗,怎么站路边?”

池云解释道:“等客户。”

池云知道韩潇家境不错,但从未打探过具体情况,直到韩潇的车停在路边,她便立刻默默地在心里将韩潇的客户等级提了两级。

同事羡慕地看着池云:“你可以呀,什么时候抓到的大客户?”

池云没多说,和同事告别,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韩潇今日状态很不一样。

池云前几次和她见面都在韩潇家里,虽然有保姆,但神经还是被孩子牵扯着,会时不时地叮嘱一两句。

池云从未见过韩潇丈夫,听她介绍是,丈夫平日工作忙,晚上也很少在家里吃,难得一个月有几次全家团聚的时光,也总是匆匆结束。

韩潇在家里穿着多是睡衣,纵然有昂贵的价格、新颖的款式,但因为无瑕打理的头发和妆容,总是黯然几分。

池云对美妆了解不多,但审美在线——今日的韩潇,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韩潇看她一眼,笑了:“没见过我这副打扮吧?”

池云认真道:“咱俩认识两年,那时你就怀孕了,好多化妆品不敢用,后来生下宝宝,更是一心扑在照顾宝宝上,我真的没见过你全妆的样子。”

韩潇不仅两年没化过妆,也差不多两年没摸过车了,昨天提前练习了一天,此时操作根本看不出生疏。

她慢慢汇入主车道,这才开口道:“因为他们说孕妇不能化妆,会影响胎儿发育;后来又说喂母乳不能化妆,会对宝宝有影响。如果在少女时期我早就对这番言论嗤之以鼻了,但没想到怀孕之后会将这些话奉为圭臬。”

池云问道:“宝宝现在断奶了?”

“没有,是我突然想明白了。”韩潇侧头看了她一眼,“其实还要多谢谢你。”

“还记得我春天过敏那段时间吗?你给我买了□□的护肤品,还发了好多科普视频和文章给我,每一个科普开头都是——孕妇专用、哺乳期宝妈专用。”她笑了笑,“有一篇上写着现在中国有多少哺乳期妈妈,数量我忘记了,但我突然想明白了,化妆品行业会放弃这么大的市场群体吗?我开始看科普,选适合哺乳期用的,被我婆婆看到说刷手机对眼睛不好,我福至心灵,便下单了叶黄素。”

池云忍不住要笑。

韩潇也笑着摇了摇头。

她们到的早,排队入馆的人还不算多。这次展览的主题是“青春”,展览分为三个展厅,分别是画作、设计和文创。

画作在第一个厅,里面有密密麻麻的筒子楼,窄小的窗户如同一双双失神的眼睛;有低头奋笔疾书或者扭头看向窗外的学生;也有灿烂的烟花。

每幅画的风格不同,但奇迹地能让人联想到每一个过往的瞬间。

第二个展厅是设计,有小的土捏的各种模型,也有乐高叠成的非现实主义,最后是一堆破烂家具隔出来的小房间。

小房间的门是磨砂玻璃的,墙壁由破布、家具、铁丝网围成,可以从缝隙看到内部,但都是一个角落,因此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池云看到有一个小孩儿拿着玩具贴在磨砂玻璃上,可能是个小汽车,慢慢地划过玻璃,有些刺耳儿。

她的记忆倏地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她的永年好像也总是自己一个人,父母要农忙,她便被留在家里,大门从外面锁上。

池云最最喜欢的就是趴在大门的缝隙里朝外看,过往的婶婶会跟她逗笑几句,便匆匆离开,她目光追随着来往人的衣角,直到看不见,这才低头把刚刚埋进土里的小玩具再重新刨出来,等着下一个过路人的光临。

磨砂玻璃里的小孩儿消失了,变成了两个成年人,池云看到长头发背影的女孩子背对着自己,身体轻轻摇晃,乌黑的头发随着在玻璃窗上划过弧度,有音乐声、有小声说话、有哭泣声、有嘈杂的撞击声,但女孩儿的长发依旧划过磨砂玻璃。

在某一瞬间,池云突想,那应该是两个女孩子。

是俩个女孩子相爱的故事,不然长发怎么一直拂过玻璃窗。

韩潇突然轻声说道:“这就是一个女人的一生。”

池云被拉回了现实,再看过去,女孩儿的长发依旧划过玻璃窗,但和她相拥的变成了一个男人。

后来女孩儿的长发变成了披肩发,怀里的变成了孩子,她轻轻摇晃身体,头发慢慢长长,她轻声说着话,像是叮嘱孩子快快长大,等怀里再次空荡荡,女孩儿的长发也再次拂过玻璃窗。

池云的心轻轻地坠了一下。

她和韩潇逛完文创展厅,已近中午,一人买了两件文创品做纪念。

池云早就踩好了点,带着韩潇七拐八拐,进了一个小区,正对着居委会的地方,有一个室内的美食街。

池云做了十足的攻略,甚至还在全景地图上看了路线图,轻车熟路地便带着韩潇去了最尽头的一家串串。

现在正是中午吃饭的时间,小小的转盘串串已经坐得七七八八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