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见南山(199)

蓝姗也在忙。

一方面, 归园田居这边虽然招了两个设计师,已经可以胜任一部分日常工作,但核心设计还是由她来负责的,不可懈怠。

另一方面, 聂雨欣之前说的那个比赛,蓝姗也要开始准备了。

从现在到比赛开始,还有一年的时间,看起来很长,似乎并不着急。但服装设计不同于其他的行业,从选取材料到根据灵感绘制图纸,再到做出成品,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繁琐的过程。何况竟然是拿去参赛的东西, 必定要精益求精, 反复修改,任何一个细节都臻于完美。

从现在开始准备, 其实已经算得上仓促了。

尤其是蓝姗最拿手的设计,往往都会融入苗族服饰的元素在其中,所以对布料和配饰方面的要求, 也跟普通的服装不太一样。

所以这个假期,她一直在寻找这些素材。

苗族自来都有自己种植苎麻,织布、印染,然后再在布料上绣上各种花样,最后制成衣裙的习惯。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苗族姑娘们往往心灵手巧、秀外慧中,在颜色和衣服的款式上特别有天赋。

蓝姗自己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才培养出了这样的天赋,并且对服装设计的工作生出了无限的热爱。

但时代毕竟不一样了。

如今不管什么东西都能在街上买到,自然也会冲击传统的纺织印染行业,使得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

毕竟即便是苗女,也不是人人都精通这样的技艺,而且这种制作衣服的方式十分繁琐,要耗费大量时间,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更加方便的衣物。

蓝姗还在村子里住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村民开始换下花样繁复但款式却相对单一的苗族服饰,穿上城里花样款式颜色都异常丰富,而且还很方便干活的西式服装。

进入新世纪之后,这种变化必然会越来越多。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全面对外开放,大量的资本和国外的产品引入国内,对市场的冲击就更大了。

根据蓝姗这段时间调查的结果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程度。

当然,看到这种危机存在的人并不只有她一个,而且已经有很多前辈在努力进行自救了。

比如现在,市场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本那种农村家庭式的小作坊已经几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专门承接苗族服饰制作的小加工厂。

他们用半机器半人工的方法,大幅提升苗族服饰的生产速度,然后再将这些服饰卖给普通苗人。

这样就将普通的苗族同胞从这种工作之中完全解放出来,由更加专业的人去负责制作服饰,既符合商业发展的规律,也能够保持苗族服饰的活力,让它以新的方式存在并延续下去。

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创新变得更难了。

以前的苗人自己制作自己穿着的衣饰,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款式和花样进行微调,使得苗族服饰百花齐放。而现在,因为是半机器式的批量加工,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却也减少了不同的可能。

每一件衣服都一样,显得毫无惊喜。而且机器制作出来的花纹总是失于呆板,不那么尽人意。

很难说谁优谁劣,端看各人不同的取舍罢了。

其实以蓝姗的立场而言,也实在没办法对这种变化做什么评论。

毕竟她自己做的事情,严格说来,也不是全盘继承传统的苗族服饰,而是对其进行大幅度的修改,甚至可以说只是提取苗族服饰中的一部分关键元素,将之加诸于西式服装之上,进行搭配,从中碰撞出不一样的成果。

这样制作出来的产品,其实已经是另外一样东西了。

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不管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其实都一直是在变化发展的,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样想想,市场变化带来的工厂式生产方式也好,蓝姗所做的苗族服饰改良也罢,其实都应该是好事。

因为只有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这种民族服饰才是活的,才能不断适应正在日新月异变化着的这个国家和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不至于被历史抛在身后,慢慢死去。

所以对苗族服饰进行改良,加入其他元素,让它更适应大众审美,并将之推广出去,就是蓝姗所能做的全部。

目前而言,局势虽然紧张,但因为各个小工厂的出现,对于蓝姗来说反而是好事。

因为她要进行合作,如果是跟十几家甚至几十家散户进行合作,那就太麻烦了。换成工厂,无论是跟其中一家对接合作,还是自己收购一家工厂进行重组,都是省时省力的选择。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