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齐家记(42)

偏巧,薛桓缺的正是这么一位“领路人”。

打发走薛桓,林海直奔后宅。

父亲会客,母亲有孕精力有限,黛玉便请了妙玉过来说话,同时不忘照看下弟弟。

于是林海进门时便见妻子一人歪在榻上,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林海不曾开口询问安抚,贾敏先起身懒洋洋地舒展了下身子,直接靠住林海,“如何?”

林海笑道:“不错。”抚了抚妻子的脸蛋,又关切问道,“有什么烦心事须得说给我听。大事为夫做不成,小事定要为夫人分忧。”

自从她重生归来,心境改变,和丈夫说了不少体己话,大半都是前世说不出口的心里话。感动于妻子的坦诚,林海也投桃报李,一来二去,夫妻俩越发亲密。

此番贾敏也不例外,轻声道,“还不是为了我那想给皇子当岳母的二嫂?”顿了顿又无奈道,“我如何不知道,我二哥何尝不是起了同样的心思?可话说回来,除了送女入宫,他为了更进一步也没别的法子。”

林海劝道:“人各有志。”

贾敏应道:“自打父亲去世,荣府也是一如不如一日。我估摸着荣府家底加在一处也不过是十万上下的样子。这点银钱都拿出来可够捐出个正经的知府?”

所以琏哥儿一直是个同知候补,若是朝中无能人出手,他肯定总得等着,始终补不上。

林海特地补充了一句,“得有门路才成。”

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对只有品级无实权的捐官管得不严,甚至到了明码标价,随意买卖的地步,但真正握有的实权的官位,须得报给圣上与阁老们,自然绝不轻予。

不仅要大价钱,还得有足够分量的人物推荐,自身亦要有些真本事才行。

琏哥儿哪样都不沾,当然补不上。薛桓家资百万,也一样没补上。

贾敏徐徐道:“所以我才请老爷出手,拉上薛家一把。省得让薛桓留在京城,走投无路之下给我二哥二嫂当了钱袋子。我二嫂这个人胆子忒大,有了妹夫做后盾,只怕胆子更大,我那二哥向来是默许,却并不沾身,横竖出了事儿也不是他顶在前头。”

说完,她抓住丈夫的手,又好奇问道,“我那王家表哥怎么也没动静?这可是送到家门口的外财呀。”

林海有问必答,轻咳一声,“王大人早年便和太子结下了交情。”

一句“王大人”也足够表明老爷和表哥的亲疏了,贾敏了然,“难不成圣上削了几位太子门下……其中便有我这表哥?”

“那倒不是。”凭王子腾的品级和资历,早不至于冲杀在最前面了,林海解释道,“王大人引荐的几个人首尾没打扫干净,这回他也不好独善其身。”

贾敏笑道:“原来如此。”趁着女儿不在眼前,她干脆把所有疑问都说出口,“老爷想好调谁到身边吗?”

按照林海的品级和官位,新到一地,自然可以安插一到两个亲信协助自己——他上折子推荐,由吏部审核,再行安排和任命。通常,吏部不会驳新官的面子。

毕竟一个光杆到任,面对诸多当地士族商贾,以及各怀心思的同僚,只怕连上任的三把火都没人帮着烧。

目前为止,这两个名额林海只用了一个:还是用在了薛桓身上。

薛桓没有别的靠山,来到江南做县令,除了八成指望不上的甄家,就得一心一意地靠着林海。

话说韩琦虽然与林海交好,但他就任杭州知府并非林海所愿——既然逃得性命,最好还是别在江南这趟浑水里扑腾!无奈韩琦刚正不阿,对几位殿下都不肯逢迎,大难之后一下子入了圣上的眼……而剩下的名额,林海的确还没下决定,见妻子问起,他又调侃道,“想让你侄儿来江南?”

贾敏果断道:“琏哥儿还差得远,庶务政~务~骤然接手,只怕是害人害己。”当着丈夫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我想让琏哥儿从军,趁着父亲那些老相识还能说得上话,或者走史家表哥的门路也好。不是我自夸,我两个哥哥去央求八成无果,但我说话就不一样。”言毕,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这是仗了谁的风头呢。”

林海搂住妻子,“何须夫人费心,这种小事我就给你办妥。”

贾敏十分得意,却依旧一针见血,“不急。省得让他们得来太容易,不知珍惜。”

妻子娘家之事,当然……是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上一篇: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下一篇:功德大师

Fahrenheit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