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774)

秦怜的面色肉眼可见地红润起来,似乎气息都舒畅了许多。

“儿也没什么好送您的,就寻了这颗血参,助您固本培元,每日的按摩还要继续,您近来腿脚好多了,相信不久就能站起来了。等您站起来了啊,儿便带您去游山玩水,我大唐十万里锦绣河山,咱们都要走个遍。阿娘,您要长命百岁,儿便心满意足了。”沈绥笑道。

“娘,我让厨下备了不少菜,明日全家人为您祝寿,您看可好?”张若菡也蹲下身,问道。

“好,好。”秦怜的泪水是无比喜悦的,她抚摸着沈绥的面庞,又摸了摸张若菡的发顶。

沈绥向众人使了个眼神,除却颦娘,晚辈们齐刷刷跪在了秦怜身前,拱手祝贺:

“祝怜娘子,泰山不老,松鹤延年。”声音洪亮又整齐,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那笑容感染了秦怜,她破涕为笑,不禁仰望苍穹。

长衡,你再等等我,再等等我,等我再也不能陪伴这些孩子们了,我就去见你。咱们在天上相会,好吗?

作者有话要说:想了想,还是将域怜这一章提到倒数第二章 来写,因为早就有预料这章无论想写得如何快乐,都忍不住要哭。我果然哭了。唐谜还是要在欢乐与充满希望的氛围内结束,所以要先写过去,再写未来。

下章凰儿专场。

第三百零四章 (全文完))

神凰八年秋, 九月初九, 天高气清, 正是登高祭祖, 赏桂品菊的好时节。

长安城外人人遍插茱萸,城内, 却也依旧热闹。八月十五女帝千秋节刚过没多久,城内的热度尚未完全褪去, 眼下恰好又迎来一年一度的女科会试与殿试, 城内多了好多各地突围乡试而来的女举人, 客店都几乎住满了。

相比于男子科,女子科的选拔频率更为稠密, 从最低等的县试开始, 到最高等的两京会试,全部是一年一考,取得头衔, 才可参加下一级别的考试。女科开考从神凰五年开始,以册封当今皇后殿下为标志, 至如今恰好是第四年。第一批女科进士, 是在短短的半年之内, 连番参加了县试、乡试,最终全部由朝廷派遣车马接送至长安,参与会试与殿试挑选出来的。可以说,第一批女进士,熬过了最为艰难的一届考试, 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而当中,尤以第一届女科状元——姚珣最为优异。她在重重考验中脱颖而出,在最后的殿试内,以一笔绝佳的书法和一篇一气呵成的精彩策论,吸引了女帝的青睐,拔得头筹。下放地方任县令两年,又政绩卓越,被提拔入京,一年之内火速蹿升至黄门女侍之职,成为女帝身边的近臣。今年的女科考试,女帝专门命姚珣作为主考官,可谓是圣眷日隆。

这姚珣说来也是出身名门,乃是先帝初年著名的宰相姚崇的亲孙女,年纪轻轻才华横溢,高中状元时,不过双十年华。她也是个奇人,一般这个年纪的女子都嫁人了,相夫教子,安享家庭生活。偏偏她却为了参加女科,竟与丈夫和离。好在她与丈夫之间也没有孩子,这本就是一门指腹为婚的姻亲,她一直对此十分怨恨,如今找到机会,当真干干脆脆甩掉了这门婚事,一心一意投入了读书科考之中。

背后很多人戳她脊梁骨,说她不守妇道,实在给姚家抹黑。然而有些人却觉得她乃是当世奇女子,乃是顺应女皇时代降临而生的文曲星。如今的时代,女子已经可以进入私塾读书,再也不是必须相夫教子,蜗居深闺中读一些《女诫》之类书籍的时代了。女子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出嫁的对象。

世道真的变了,女儿家们觉得属于她们的时代来临了。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女同胞们开始进入私塾读书,考取功名,获得名声和地位。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开始转变观念,逐渐送家中的女儿出去读书。女子私塾如今皆是官办,由朝廷国库拨专项款运营,不收取百姓一分钱的学费,反倒读书还能管中午一顿饭。等到学成毕业,私塾还能安排学员谋生的工作,即便无法考取功名,也能进入当地官府做事,拿朝廷俸禄。如此好事,很多平民百姓家都已然挤破了头要把自家女儿送入女子私塾。秉持旧观念的,反倒是一些贵族阀阅世家。

随着女科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朝廷中如今也多了不少女官。无论是上朝还是议政,总是有女官出现在身边,从前的男性官员们总归是有些不习惯。但女官的出现,也给从前一潭死水的朝政带来了全新的气象。女子的思维方式,与男子截然不同。再加上这些女官所读的教材,所考的试题,乃是李瑾月精心命人编纂,偏重于实际应用,而并非从前那些大儒文官,大道理一套一套,真要实践起来,却力不从心。朝堂之上,针对一个问题,女官们往往能带来全新角度的思考,更为符合女帝的心意,一来二去,朝堂之上男子与女子竟分出两派来。

上一篇:为凰GL 下一篇:双旦芳华

书自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