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繁华烟云(52)

不过,现在他们走在管道上,两边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已入冬了,田里的冬小麦已经秋播下去了,田野两边堆着成山的秸秆。村户三两家,散乱在田间,断延还能看到有农夫在晒场上剥着玉米粒。这番景致,对于断延来说真的是从未见过。她自小就在家乡没怎么出去过,只有一次父亲带着她坐着飞机去国外看看,唯一一次出城看看就是那次考古,她原本以为自己有机会能够走遍全国。事情总是照着一定的轨迹走着不是吗?

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虽然带着丝丝凉气,却让断延清醒不少。她知道一直沉浸在离别的悲苦中是无济于事的,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把握回京师的机会,虽然这真的很困难。她目光扫过马队一行人,他们名义上是回京师领命抗击党项族,实际上是来完成太上王的阴谋,将自己押解去梁州的。为的是将自己逼上边境,作为质子,胁迫杨元尚老老实实抗击北朝侵犯,不要有什么小动作。只可惜,自己完全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只盼望那笔军饷在途径梁州之际能够给她带来一线希望。

静儿这个小丫头还是那么心地单纯,丝毫不知现在少爷是个什么处境。第一次出远门的她极为好奇,一路上蹿下跳,东看看西看看,显得天真极了。

“少爷少爷,你看,那座山是什么山啊?”

“是军望山。”

“为什么叫军望山啊?”

“因为……”

“那是因为八百年前有一个名将在此抵抗敌军来犯,孤军无援,最后只剩下几个战士,他们站在山头上,望向国家的方向,最后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们,所以取名叫军望山。”断延刚想回答,刚刚一旁搭话的壮汉将军却抢先回答道。断延立刻感兴趣地看着他。

这人长着一副莽汉样,高大强壮,满脸的络腮胡子,没想到却是个知道典史子集的人。而且总是带着一副微笑的面庞,给人极为随和的感觉。气息极为沉稳,不知修了什么内功,他的兵器是一把长柄大锤,显得很沉重。看来此人不简单,断延立刻给了他这个评价。

“不知这位大哥怎么称呼啊?”

“呵呵。”那人腼腆地笑笑,摸摸后脑勺,“俺叫侯安都,齐鲁濠州人。”

断延也冲他笑了笑,立刻好感度提升了。这个将军似乎不大一样,其他人对自己都若即若离,多有防范,只有他乐意接近自己。人憨直诚恳,腹中好像还有不少知识,看起来很不错。不过另断延惊奇的是,静儿这丫头似乎对大汉不大待见,开口就道:

“我们家少爷说话,你插个什么嘴。”

大汉立刻窘在原地,傻笑着不知该怎么回答。静儿看他那样,鼻子里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不再理他。

断延笑笑,看着远处的军望山,这座山记录着的是军人的传奇,那是否有一天,史典上也会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呢,那些挥剑如雨破军如风的传奇。她回头看着渐已消失的建康城,喃喃自语道:

“我还会回来的。”

有些时候,我们不能不知道一时的别离会是多久,有可能瞬间就能相见;有可能一年两年,甚至十几年;也有可能一辈子再无机会相见……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章送到~~O(∩_∩)O哈哈~

文中送别词引用自张锡厚《凤归云》,本文中出现的地名皆直接引用自中国南北朝时期地名,但并非真正的南北朝地理状况,请勿对号入座。这里小书是有必要说明一下地~~。(^o^)/~

☆、第二十九章 暗涌(梁州与京师)

马队走走停停,脚程并不是那么快。大约两日后,他们到达了一个叫做通惠镇的地方,距离第一个目的地司州还有三天的路程。

通惠镇大约只是个小乡镇,人口也不是特别多,马队住进了镇上唯一的客栈。这还是断延第一次住客栈,果然和宾馆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令她惊奇的是镇北侯看起来大腹便便油脑肥肠,居然并不嫌弃这宾馆简陋,而是很随和地就住了下来。

客栈里就像固定的模式一样,一定会有一个扯着嗓子把自己当哈巴狗的店小二,和一个在柜台抱着算盘打瞌睡的掌柜的,对于这一点,断延一点都不意外。由于房间有限,他们一行十三个人只能挤在五间房里。镇北侯老爷和他的贴身副官兼保镖住一间,断延和静儿住一间,沈家兄弟由于沈攸之那暴戾脾气,别人都不敢和他们住,于是其余七个大男人只能分住两间房,最后分来分去,只有侯安都落了单。看来这个人和这些官员们关系不怎么样嘛,靠在门框上看热闹的断延想道。她看那大汉可怜兮兮的模样,出于好心说道:

上一篇:双旦芳华 下一篇:丑小鸭不哭

书自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