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风云传(45)

海棠表示知道。张仲朝点点头表示赞许。赵凌又道:“再帮我查一下,这江南大大小小的帮派,都是什么来头,背后何人撑腰。”

张仲朝道:“公子要插手江湖势力?”

赵凌摇摇头道:“昨晚跟沈堂主聊了一会儿,她喝醉了,吐了些不痛快。其中就有一些帮派与官府互相勾结的例子。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场风气坏了,民间风气怎么好的起来?民间风气坏了,百姓没有了安全感,民心就失去了,这政策再好可就难有人踏实肯干。”

张仲朝看她的目光又有些不同,本以为赵凌只是天资聪颖,没想到心思也很缜密。更难得的是,老大人从她充满英气的脸上竟然看到了一种女子少有的野心,是大胸怀,并不是在乎那些亏空的钱粮,更加在乎的是真正的民生。

“呵呵,殿下眼界开阔,老臣倒是有些落伍了。没有看到这一层。本来我并不打算招惹这些江湖势力,但听殿下所讲似乎非插手不可。”张仲朝道。

赵凌一笑点点头。张仲朝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有名的儒生才子,救国救民为己任,他入世,寒窗十年一朝高中,自然风光无限,这种时候难免有些天真以为自己看透朝廷的弊端,只要自己登高一呼求见皇帝,三言两语一点拨,皇帝豁然开悟雷厉风行打击贪腐的官僚,处理种种问题,天下从此太平,自己史书也留下一笔。谁知道自从自己上书,就仿佛成了满朝官员的敌人,侍郎的位子一熬就是十年,好不容易盼来新君,这才有了下江南为民做事的机会。

赵凌心里却明白,他们这种老儒生的宿命,那些历代上书搞变法的,好比北宋名相王安石,固然十分可贵,但是政策实行不下去都是白费。赵凌在后宫读书,常常为他感叹,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孤立的依靠权力搞改革是不行的,因为权力始终是由各方利益决定会更迭。好比盖房子,有了基础才能往上来,而现在,哥哥是皇帝若要改革增强自身实力自然是可以,只是朝中守旧势力占了大头,梁王虎视眈眈,若在这个时候提出大力整治贪官的改革,恐怕大家只会人人自危更加涣散,被梁王取得大臣的信任就是糟糕。如今只能从下面开始着手,要对付梁王,首先就要稳定民心,谁更快的夺得百姓的信任谁就能占据人和。

连日所见,帮派之中三教九流可比只会发号命令的官府更深入两淮百姓的生活,若能夺得一部分信任,那也是很有帮助的。

“殿下可有什么好计策,处置这些大小帮派?据老臣所知,不少帮派都是打家劫舍的贼匪可不是什么好人,若不绳之以法,则天下王法有又何意义?”张仲朝道。

赵凌摇摇头道:“老大人也有道理,各种事情一时也是琐碎。切由海棠先去查明,我容后再做打算。”

“哦,那义首堂我查不查?”海棠看了一眼赵凌。

赵凌斜了她一眼道:“查!”

“那沈堂主?”海棠继续道。

赵凌翻了个白眼给她气死了,脑子是榆木做的啊,开口道:“查!你就不会灵活点?”

“那个杨滟我查不出来……”海棠委屈道。

赵凌假装正经道:“那个不用你,我自己去!”

海棠跟杨柳同时看了她一眼,厄,还说不是假公济私!这么明显,太卑鄙了!

赵凌一副我为国为民的样子,继续跟张仲朝商谈。张仲朝跟她谈国事,剩下两人倍感乏味,各自干各自的事去了。

他二人商谈半天,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赵凌认为,此次下江南是为哥哥打准备战,梁王在福建佣兵自重,势力逐渐扩散,朝中也有不少大臣为他说好话,制造舆论,趁着天灾朝廷拿不出钱粮赈灾,这个梁王却拿出大量钱粮帮助北方赈灾,还落得个贤王的名声,一时都是人人称颂,声浪反倒比皇帝还高。更放出消息封地福建在他的治理下人人安居乐业,各个都是清官。

现在自己要反击,第一,要摸清民间各种势力,唯我所用,用不了的就严厉打击取缔。第二,皇帝也愁没钱花,江南鱼米之乡,富饶之地想出个实际的办法来筹措米粮去赈灾。第三,暗中挖出各种贪赃的官员,声势要小不能大,动作要轻不能重,免得传到京城朝纲不稳。最后,就是跟梁王比耐心,这是皇帝哥哥的事,她相信皇帝哥哥绝对可以办到。

老大人跟她说了半天,等到结论出来才打心底承认,长公主殿下不简单,对赵凌也就更加放心更加信任全力打算辅佐赵凌。赵凌更是吩咐,让他修书给远方亲戚,别把自己身份给漏了,张仲朝连声说好高兴的提笔去了。

上一篇:废后(重生) 下一篇:快穿之无中生有

一月青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