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朕与秦王扫六合+番外(135)

作者:竹止 阅读记录

至于宗室,则以清君侧有功为由,助其中一二进入朝堂。

吴质拿着信的手一度颤抖不已。他第一反应就是不能把这信交给项闾。

他这些年在赵高身边耳濡目染,对宫里的利害关系看得也算清楚。赵太后曾经和嫪毐一手遮天把持朝政,甚至可以与吕不韦抗衡,又有太后的身份,权势盛时连大王都奈何不得,如今这老女人失势已久,被软禁甘泉宫,怕是一直心有不甘,赵高这封信无疑是给她一个卷土重来的机会。

在大王没有大权独揽之前,秦国宗室与朝臣和外戚一直分庭抗礼。赵太后和嫪毐出事、华阳太后逝世、昌平君谋逆这几件事后,外戚基本已经没了气数。

至于宗室,大王重用朝臣,并不相信宗室,除去几个年长有资历的,宗室也再成不了气候。

倘若此事成功,朝臣能因此与王上沾亲带故,自然无话可说,赵太后也能趁此为宗室谋得一席之地,两边皆大欢喜,太后即便不能回到当初盛极时,至少也能在两方积攒起一些威严。毕竟她是王上生母,身份上有天然优势,以后再有什么事无法劝动大王时,两方都会不约而同请她出面。

当初嬴嫚的事不就是如此?只要有第一个女人进了宫,总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现在出了赵婴这种丑事,大王并不占优势,朝臣和宗室恐怕咬死了这一点为自己谋取利益。

吴质立刻将信封收起。

他们这些宫人这辈子都不能指望像赵高那样一步青云,那是少之又少的特例,大多数都是侍奉别人到死,更别说得近王上身侧,远远的看一眼都已是比外面的人幸运了不知道多少。

可是若能事成,太后就是一条直达顶端的捷径。

吴质眼底亮起了一线光芒。他甚至觉得,赵高之所以没有将这信封存,或许就是等着自己来打开的。

项闾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谨慎胆小难以成事,哪里担得起这样的重任。但是他不在甘泉宫,有些事只能由项闾去做。

同样的,罪也可以让项闾去背。

吴质忙将那信封贴着心口藏好了,大步往甘泉宫走去。

甘泉宫外,项闾见到了吴质。

项闾曾在东宫侍奉太子殿下,与吴质是老相识了,他知道吴质受赵高器重,赵高是他的救命恩人,所以即便最近在甘泉宫他颇得太后青睐,也没有在吴质面前颐指气使。

项闾恭恭敬敬地向吴质行了礼,还未行完,吴质忽然将他拉到身旁,走到僻静的角落里,焦急道:“赵少傅去了一趟长安宫,就被大王除了印绶留下来侍奉子婴公子了。”

项闾非常诧异:“怎么会这样?”

吴质担忧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子婴公子似乎与少傅不太和,但是他一个宗室公子,哪里来的这么大的面子?”

项闾心里咯噔一下,莫名就想起了那一天在太医署前看到一幕,紧张道:“一定是赵婴蛊惑大王这么做的……”

“哦?”吴质略做惊讶的样子,“为什么这么说?他一个无职无权的公子,又病恹恹的,哪里能说得动大王?”

项闾一心想着把赵高救出来,思及吴质也是赵高提拔起来的,不免多信任几分,压低了声音道:“赵婴他、他和大、大王……有……不伦之情。”

最后四个字简直用掉了项闾毕生的勇气。

吴质立刻冷下脸:“说什么胡话!大王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项闾忙解释道:“是我亲眼看见的!你忘了之前,东宫宫人被处死了吗,就是因为撞见了这件事!我承蒙少傅相救才得以脱险,现在少傅被赵婴拿捏着,我怎么敢胡言!那个赵婴久病沉疴又长得清俊,说不定正中大王喜好才获得恩宠,现在他要加害少傅,我绝不会袖手旁观!我这就请太后……”

“你慢着。”吴质按住他的肩,仿佛知道他要做什么,冷静道:“现在太后在大王面前哪里说得上话,你去了白去。听我的,要把更多人卷进来才能除掉行,你这样……”

吴质附到项闾耳边说了些什么,半晌后,项闾向他行了大礼,一番感谢:“少傅就要靠阁下相救了!下人一定努力说动太后!”

吴质点了点头:“都是为了报答少傅知遇之恩,你去吧,出来太久惹人怀疑。有消息与我联系。”

“是是是。”

吴质目送项闾进了甘泉宫,手指隔着衣服覆在心口,缓缓露出了近乎癫狂的笑容。

赵高与赵婴有嫌隙,他帮着把赵婴除掉,也算是报答知遇之恩了,对吧。

.

三月,燕国传来捷讯,王贲李信攻克燕都蓟,燕王仓皇北逃,李信率军深入北陆追击,俘获燕王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