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君故(161)

作者:崔九堂前 阅读记录

往日最热门的研究方向就这样变成了最冷门的。没人愿意再花时间去研究它。一百年都没搞出来的东西,还能有什么盼头?

而现在,它迎来了第三阶段。起因,就是时学谦在剑桥那一年发表的一篇论文。

她在聚变的领域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突破点。

在从前的聚变可控研究中,通常就两种模型,一种是磁力约束的托克马克模型,另一种是靠强激光加载的惯性约束模型。

第一种模型在二十世纪的时候就被判定为投入输出比太大,不具备量产的实用价值,从而被放弃。

第二种倒是有点希望,于是某一年英国国家实验室投资近五百亿进去,建了个超大的激光加载器,想要在军工上实现聚变可控化,结果这五百亿最后打了水漂,因为科学家们讶异的发现,激光虽然的确可以将氘氚熔融物(聚变的必要原料)压缩到一个极小的体积内使之达到聚变爆发的边界条件,但熔融物的形状却根本不规则,连相对规整都达不到,这样聚变反应根本无法进行。

和之前预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于是五百亿的仪器就尴尬的摆在那里,几十年来再也没用处了。

但是时学谦却据这两种模型有了想法,她的构想是,如果能用她刚刚研究得到的成果,即高温稠密等离子体介质在宏观稀薄电子密度下波包投射度均质现象(也就是之前推翻了原有理论的那个反例现象),先在氘氚熔融物外加一层等离子体隔层,再在外侧用激光驱动,驱动的同时以磁力约束为烘托,那么也许就可以得到形状规则、高温高压条件、投入量少产出量多的聚变效应了。

她大约在英国进行了半年的理论推算,最后证明出这种想法的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理论推算的同时也着手展开具体的实验,前后用时一年,结果在年末的时候成功实现了一次微型地下聚变反应堆的控制实验。

她发表了她的研究结果。

这一下,整个学术界……沸腾了。

虽然她的研究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离军工化、进一步商用化、再进一步民用化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但是她这一来,却再一次给能源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也许是再过一百年后,也许是两百年后,路远不怕,只要有希望,有苗头,就能激励人钻研下去。

因为她的这篇文章,学术界顿时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曾经最冷门的方向,似乎又隐隐的要变成最热门的方向了。

这无疑是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因为时学谦前后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时间都正好在同一年,一个在最年初,一个在最年末,且都意义重大,所以《Nature》杂志决定在年末最具分量的总期刊里同期引入时学谦的这两篇文章。

次年,也就是今年,全球物理年会召开过后,《Science》杂志在评选全球年度十大科学家的时候,更是毫不犹豫的就把时学谦排在了首位,并且无人争议。

可以想见,有关能源问题的研究,就这样进入了第三阶段,复兴阶段。

于是,此次世界能源大会中,时学谦自然在受邀之列,而且把年仅27岁的她排到第五位来做报告,也完全说得过去。

看着走上报告台的时学谦,现场为何会出现那样不同寻常的“骚动”,也就情有可原了。人们交头接耳的小声讨论着她和她的成果,所有人都显得兴趣盎然。

直到她的报告正式开始,台下才安静下来。

※※※※※※※※※※※※※※※※※※※※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咱们学谦的工作内容,还是蛮厉害的。其中有关专业的部分,大都是五分真五分假,主要是为了突出情节,大家千万别当真!别考据!

第59章 两种天才

时学谦今天讲的课题不出所料是她的“成名之作”——有关可控聚变的机理探究。

大厅里的音响设备很好,使得她清澈的嗓音可以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身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她准备的演示稿,随着报告的深入一页一页的翻动着。

底下坐着黑压压的人,其中大多数是这个领域的学界精英或大拿以及联合国科技能源部门的高层,他们身边的助理帮他们写着会议记录。

作为曾经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伦克尔自然也在这次会议中,他的报告位次被排在了第三个,稍微比时学谦靠前一些,也不知道这其中是否参考了他们是师徒关系的原因。

能带出时学谦这样一个学生,对于弗伦克尔来说也是件极为得意的事情,时学谦刚一上台的时候他旁边坐的几个人也都悄声向他表示出羡慕的问候,听着时学谦的报告,弗伦克尔的脸上也始终带着微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