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相乱欲何如+番外(134)

作者:长空asakori 阅读记录

而这份沉重的期待,落在了十二岁的李隆基身上。

武成殿上位空缺已成常态,朝臣们起先觉得惊讶,后来也慢慢接受了由宰相与上官才人在殿中议事、不决者由婉儿报呈武皇的工作模式。武皇自封禅以来常居于长生殿,视朝而不问杂政,政令自长生殿出,再由婉儿宣至武成殿来。

“圣人批了岑相公的死罪,诏狱里又要见血了。”婉儿端着御批进来,神情十分沮丧。

“这是乱命!”狄仁杰掷笔长叹,“岑相公曾为圣人平叛,立下不世之功,如今陷于刀笔吏之手,被来俊臣屈打成招,是奇耻大辱!”

魏元忠也问:“世人皆知岑相公是因张嘉福请立魏王为太子时仗义执言,以皇嗣已在东宫,不可更立,上表具论,引来魏王记恨,才被来俊臣下狱。如今圣人竟加诛戮,岂非向朝中表明要立魏王为嗣了?”

“魏相公不可妄揣。”婉儿正色劝导,却也拿不出其他的解释来,脑子里只是琢磨着当初周兴败亡前也是洋洋自得地兴起大狱,替武皇铲除异己后,立刻就随着那些亡灵堕入了地狱。如今的来俊臣何其类似,这却是她无法向宰臣们直言的猜测。

“吏部铨选已有结果,这一批是放到地方去的县官,才人看,是立刻发往任地,还是亲问宣抚?”再是可惜同僚,也不能断了工作,狄仁杰拿出吏部递上来的卷轴,询问婉儿。

“国老怎么看?”自武皇口称“国老”以来,这个敬称已经成了狄仁杰的专属。

“圣人尝言,人才遗于乡野,是宰相之失。前得刘主簿之谏言,知朝廷竟失此人十九载,已是惭愧,若不能为国进贤,仆有何面目受圣人‘国老’之尊?”狄仁杰直言,“一县之长,于朝廷是微末,于百姓则是父母,为百姓择父母之官,可亲问宣抚,或是无果,也警醒吏部,三省台阁重视每一项用人的决策,督促其恪尽职守。”

“国老所言极是。”婉儿点头应允,写了批复,召了候着的侍臣来,吩咐道,“发往吏部,命此卷新任县官暂歇,一一核名后,今日申时到洛城殿候问。”

将送信的打发走,婉儿笑着给狄仁杰让路:“看来大周又有进贤的雅事了。”

“为宰执之人,万机之中,最爱的就当是进贤,魏相公也是如此吧?”在得到魏元忠的点头应允后,狄仁杰爽朗地笑起来,“天授二年香山寺雅集,仆在彭泽可是羡慕得很呐!诗文风华,竟称名乎寂寂边陲,德风淳化,一时连彭泽都有唱宋学士诗的。为国进贤,是长君王之股肱,是行天子之恩泽,亦是为万民之标榜,为相一时,若能搜寻一二贤良立朝,死而无憾,死而无憾矣!”

他总是这样洒脱,一席豪言说得沉闷许久的武成殿竟欢声笑语起来,在这诡谲的风云中还能有进贤的乐事,的确令这些一心为国的直臣振奋。

然而这样的振奋,在酉时掌上灯的洛城殿,遭受了极大的挫折。

经过一个时辰的简单考试,答卷送到了考官们的案上,婉儿批了数十篇,一支笔却总是悬空,无法落注,一双秀眉越蹙越紧,终于失了耐心,搁笔抬卷,走向狄仁杰的几案:“国老,婉儿所阅多为不通之词,不知国老批阅的答卷如何?”

狄仁杰跟她一样正犯着愁,就着灯光仔仔细细地把手中答卷看了又看,始终不信眼前的文字竟如此不堪:“题目是《臣轨》里抽的‘夫事君者以忠正为基,忠正者以慈惠为本’一句,谅为县官者,难有惊世之词,才取这部圣人颁与天下士人必读的书目,竟无一人论在点上,言辞粗鄙,不堪入目!”

魏元忠也搁了笔,沉吟许久,道:“不如抽查几个人探探虚实?”

抱着一丝侥幸,婉儿随便叫进来几个人,那几人倒正是姿态各异,有足上有疾坐不妥当的,有不时窥伺好奇宰辅的,也有伏在地上显然十分紧张的,一见是这样的风度,三个人的心早已凉了一大截。

狄仁杰看看婉儿和魏元忠,获得首肯,先行发问:“你说说,臣子如何事君,才可谓忠?”

“忠君就是忠君,君上之言不敢不听,君上之命不敢不从,唯君上之意是从,臣不敢妄议。”

狄仁杰脸色稍变,魏元忠又问:“要是君上乱命呢?”

“相公说笑了。君上是金口,不可能乱命,若以为乱命,是臣不识君意,是臣不知天命。”

魏元忠和蔼的笑僵在脸上,众人都看向婉儿,婉儿咬着下唇,还是再问了一句:“你们知道考题出自哪里吗?”

有人语塞,有人思索,也有人胆子大冲口而出:“都是圣贤之语,不是《论语》,就是《孟子》吧!”

同类小说推荐: